盘练太极拳应该明白“式”与“势”区别:
什么是“拳式”和“拳势”;
分清“式”与“势”的区别;
领悟“式”与“势”之间的内在关联;
掌握“式、势相合”的练拳方法;
这不仅对习拳者由外入内起着指导作用;
还可提升太极拳的养生效果。
浅析太极拳的“式”与“势”:
1、拳式与拳势的区别;
拳式是太极拳冠以名称的招式;
是看得见的肢体动作;
如“野马分鬃”、“白鹤亮翅”等等。
拳式是前辈武术家技击实践的结晶;
不同的拳式都有其独特的攻防含义。
拳势是太极拳的内在动力;
是看不见的体内劲力的运化。
但是有气势磅礴;势如破竹的风范!
太极拳的拳势有两个:
“蓄势”和“发势”;
蓄势是劲力的积蓄;
发势是劲力的发放。
拳势的蓄和发源自人体能量的收与放。
传统武学将人体能量称为“内气”;
人体能量在体内能够象“气”一样流动和聚散;
蓄势时体内能量流从四肢向丹田汇聚,
称之为“合”。
发势时能量流由丹田向四肢扩张,
称之为“开”。
所以太极拳的两势也可叫做“开势”和“合势”。
阴阳是一对具有能量属性的矛盾;
能量较强者为阳;
能量较弱者为阴;
如火为阳、水为阴;
夏为阳、冬为阴;
日为阳(太阳)、月为阴(太阴)。
在太极拳中;
蓄势为合属阴;
发势为开属阳;
因此太极拳的两势也称为“阴势”和“阳势”。
太极拳的套路便是由多个阴阳拳势衔接循环而组成的。
2、拳式与拳势的相互关系;
拳势是完成拳式的内在动力;
拳式是由拳势催发出的外形;
如果把拳式比作看得见的浪;
拳势就是暗中推波助澜的涌流。
没有拳势支撑的拳式;
就会缺少太极拳阴阳开合的内涵;
流于“空架”或“太极操”;
没有拳式规范的拳势;
就会失去武术的攻防意义;
只能称之为“气功”。
有式无势是空架;
有势无式不成拳。
在多数情况下;
一个拳式对应一对蓄发拳势;
当一个拳式由多个分拳式组成时;
如拳式“金刚捣坠”:
包含有“掤、捋、挤、按”四个分拳式;
每个分拳式就各对应一对蓄发拳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