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楼主: 杨锦富

南京中山陵紫霞湖陈式太极拳辅导点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6-29 17: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不动手,圆用腰来走。
力上脊椎,才可不受两腿的束缚。
掤劲发力时,心气下沉;
转胯、旋脊、转背、旋膀;
将掤劲从手臂螺旋发出。

人体的中正就是找到骨头支撑的角度;
所谓“空”就是肌肉不用力;
骨头支撑。
从头到尾的肌肉都不用力;
就能气血贯通。
鼻尖、膝尖、脚大趾尖三尖想照。
一动一静,互为其根;
此乃太极拳之道理也!
未曾动梢先动根;
手快不如半步跟。
别看太极柔,刚劲腰中求。
两腿如车箱下之大盘簧;
要有很大的松弹力;
两臂要松掤,不是硬掤;
如秤杆之挑着秤锤然;
要有灵机感觉;
听得出极小的轻重感应来。

 楼主| 发表于 2019-6-29 17:53:06 | 显示全部楼层
站桩训练可以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求松;
第二个阶段是求静;
第三个阶段是求空。
练的是紧中松;
用的是松中紧。

 楼主| 发表于 2019-6-29 17:5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力的真正不传之密是“大形过位”!
就是步要过人,身要过人,手要过人;
整个人要过人;
步要过人:
前脚要超过敌人的后脚;
你的步要把敌人掀起来、趟出去。
身要过人;
把自己的重心砸在敌人的重心上;
要把敌人砸倒、撞飞。
手要过人:
要把敌人打穿、打透;
打的是后脑、后心;
而不是脸、胸。

任何部位的骨节只要是向回压缩的,
就是“松”错了;
这个松不是太极的松,而是懈!
蹲就是典型的懈!
松中少紧必懈;
紧中缺松必僵;
懈之病因——少紧;
僵之病根——缺松。

 楼主| 发表于 2019-6-29 18:0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心法、重点:
只是一个手段或是一件工具;
帮助我们达到太极拳的要求。
当我们做到某个重点;
并且运用自如;
便应忘记了该个重点;
让该重点的要求自然而生。
自然松紧自然力;
发与不发在心意。
大椎领起,脚踩涌泉,中松腰胯;
如此只有松的透
方能上下拉开命门;
虚实腰胯,练出争合之力。

盘练太极拳的人;
看来只是平淡无奇,就是对的;
如是满脸神气,满身劲头,这就错了;
如这样就一辈子也找不着拳意;
拳意不上手,是一辈子瞎糊闹。
拳意如何找?
在松软稳静上去找;
放清醒,放灵感,放舒适去找;
稳稳的,静静的,日子久了;
拳意自会到了手上;
如满身带劲的去硬找;
必致愈找离拳意愈远。

在练时要随时体会腰脊上的源动力;
它是如何的劲带动;
挑动着两臂两手而动转的。
是柔劲, 还要有弹力。
练功夫必须刻刻留意在腰隙;
也要刻刻留心是在用意不用力。
无论练拳或接手;
总要以脚下松沉稳固踏实为第一;
否则一切全谈不到。
千要紧,万要紧,;
脚下有根为最要紧。
上有虚灵之神;
中有腰脊之功;
下有丹田之气;
三者合一,内外一体;
动作无不适宜矣。
 楼主| 发表于 2019-6-29 18:0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松沉劲既把人打不远,也打不伤;
只能把人打痛;
松弹劲把人打不伤,也打不痛;
可是能把人打远;
所以又称为长劲。
惊弹劲把人打不痛,也把人打不远;
可是能把人打成内伤。
这种劲又称为短劲。
心意劲把人打不远,也打不痛;
却可以把心、肝等内脏组织打碎;
甚至把人当场击毙。

 楼主| 发表于 2019-6-29 18: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蓄劲时顺时针转;
也就是顺缠。
发劲时逆时针转;
也就是逆缠。

 楼主| 发表于 2019-6-29 18: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腰与丹田是主宰和宾辅的关系;
有腰无丹田难得大用;
有丹田无腰如三岁童儿舞大锤。
要先练腰,有腰以后丹田之气方能入骨;
无腰的丹田满则易泄,难以升华。
腰力决不是腰的力量;
是指腰对全身的控制力。
练拳必须以腰为主宰;
其他都是工具而已。

两手如一手。
背部好像有一条似有似无的绳线连着左右两手。
当一手下沉;
另一手就受牵引上升。
一手向内收;
另一手就受牵引向外展。
无论是练拳还是接手;
作弓步时,后脚不可用力向后向下蹬;
而是要开跨、相膝;
放松垮根、膝盖和脚踝的关节。
这样,后脚才不会僵硬;
重量流至脚板、脚指而反弹。
反弹力倒头传至脚跟再传至腿、腰……。
这时脚跟会有上升的感觉;
身体才能升沉转动灵活。

如要转动脊椎;
必须在原位上转;
不能在转的同时;
向前后左右任何一方移动。

把发劲意念集中在目标后方。
内功最基本的就是根劲和放松:
放松之后出根劲;
有了根劲更放松。

 楼主| 发表于 2019-6-29 18:3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家功夫里'硬碰硬'招法诀窍就是;
一定要用上根劲;
碰撞时骨头一转;
看是两个人碰骨头;
其实是我小小打了他一下。
骨头一转就把横向的来力
变成了纵向的力
通过骨架传走了。
纵向承力再大骨头都不会断的。
对方骨头若是不动;
只有吃打伤了。 
脊骨要挺则力达四梢,气鼓全身。
腰脊中正使得脊柱弯曲“拔”直;
腰脊成为反弓;
成为重要的劲力源泉。
发力时脊柱只要恢复原状;
脊椎关节不易受损伤,而且速度快。

练好腰,要保持腰松、沉、直竖的形态。
练柔劲,要活腰;
练沉劲,要塌腰;
练发劲,要拧腰并进腰。
手进三分,足进七分。
心要占先,意在胜人;
身要攻人,步要过人;

尾闾翘,命门撑,腰口合,意气通。
太极拳的球心在命门;
命门是气势的中心;
是尾骨和大椎整体运动的主宰;
是气势旋转、阴阳变换的枢纽。

 楼主| 发表于 2019-6-29 18:4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力其实就是在攻击时;
调节全身的姿势和力量结构;
使自己的攻击;
能够融入全身的力量;
在防守时;
调节全身的姿势和力量结构;
使自己承受的力量;
从受力点扩展到全身。
这就是整体和局部的转换。

真正松开的目的并不是把劲都丢掉;
是为了让全身各部位协调起来;
更好地重新组合。
比如发力时有向前伸的肌肉,
也有向后的拉扯的肌肉;
让你放松在发力的一瞬间再用力;
就是尽可能的减少对抗肌的用力;
如果有一百斤的力达到稍节还有八九十斤的力。
若非常紧张的话可能只剩下二三十斤的力了。
就像电的损耗一样;
在传导的过程中损耗掉了。

向上的一种感觉;
与松沉入地是一上一下的对立关系。

内不动外不发;
腰不动手不发。
逢力必沉,逢沉必转。
棚劲是太极运化所暗劲的根本;
而靠劲则是太极发放所有明劲的基础;
只有将靠劲练好了;
放到其他招式中;
才能形成吐出太极整劲的明劲;
必须练好靠劲才能练其他的劲力。
每式定式都是棉里裹铁、
积柔成刚最后吐劲的那个动作。

 楼主| 发表于 2019-6-29 18:4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的精髓就是练出松沉劲;
脚下生根的松沉劲是基础劲,
是底层劲,亦叫母劲;
其他劲道都是由松沉劲展开生出。
如身上无松沉劲而谈练整体劲;
那是没用的空话。

只有松腰沉胯;
才能使身体中正的沉到脚底地面;
只有沉到脚底,
才能产生地面反座力;
只有地面反座力;
才能驱使身体由后坐势
变为前弓势或由前弓势变为后坐势。
与其说实脚是蹬地而起;
倒不如说实脚是借助地面反座力而起。
松紧本是一根绳;
松紧紧松刚柔用。

松在太极拳中不是为松而松;
松的目的是为了用;
紧的用途就是一触即发,是刚劲。
“松”在外表可以看见;
“紧”在外不明显;
主要是在内的意会。
正所谓“柔中求刚,刚柔相济”。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