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楼主: 杨锦富

南京中山陵紫霞湖陈式太极拳辅导点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7-1 15:4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术要培养人;
模式化是办不到的;
更别想批量生产;
必须师徒相处;
口传心授,言传身教。
有些师父,
未必是有东西老藏着;
更未必是偏心眼子;
谁都愿意在根器好的身上下大心血;
人之常情。
高明的师父;
他不在乎你是否大才;
一眼看出你潜在优势;
诱导激发出来;
再加盘练;
出来东西不一般。
教徒弟;
要有眼光和直觉力。
能看出徒弟隐藏的天份;
善加引导出来;
这个师父水平高。
所谓,久打成精;
什么东西都是;
时间一长,都会有心得。
只要你上心;
哪里不对,自己隐约能悟到。
经验是最重要的财富,黄金难比。
经验是无数次错中,悟道的对。
如果有一个人;
把数十年经验告诉你;
无论怎样,你要留意听;
暂时领悟不了;
就记在心里;
以后会遇见;
可以指引方向;
或借鉴得失。
萍水相逢,知无不言的;
他的东西有一种慈悲力。
 楼主| 发表于 2019-7-1 16:0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拳架的趟子不是套路;
比套路短;
是自己总结出的自己的一套动作;
实用性强;
往往是杀招的集合。
比如八极的形劈;
是高手总结出的趟子。
趟子一般短小精悍;
练习速度快,发力刚猛;
一趟下来,不超过一分钟;
甚至二三十秒。
趟子,都是练了很多年拳;
契合自身,总结出的必杀技。
杀招契合自己;
最好使,最上手的。
攻击力强的东西,朴实无华;
一般不轻易示人。
所以,有的高手;
你只知道他有功力;
但他使的活儿,是不教人看的。
不华丽,两三个式子;
反复的盘,不停的串;
上百趟反复练。
趟子,套路中精华淬炼。
有了一定功底后;
必要总结出自己的趟子。
趟子一般不留后路,都是进攻。
练趟子,筛选最整,
最快的劲去练。
身手齐到,一齐着力。
没有顺势,都是逆流而上;
一下子轰过去;
追求刹那结束。
最好的防守,即是进攻;
两三下就完了;
也就没必要防谁。
一看拿不下;
立马抽身就走,头也不回。
趟子,是一种武学理念;
值得有武德之人思考。
 楼主| 发表于 2019-7-1 18:29:08 | 显示全部楼层
盘练拳架时应该知道感觉三股内劲是:
一从脊背由劲源点沿椎管内侧向下向脚趾骨点渗透;
二内气经丹田、会阴及大腿内侧向涌泉渗透;
三由脊椎椎骨骨髓空隙线向下经胯骨、腿骨、髁骨向脚底骨髓渗透。
这就需要练拳时慢慢的悟练啊!
 楼主| 发表于 2019-7-1 18:33:25 | 显示全部楼层
练拳停顿处宜沉着加力;
转关处宜活泼随机。
练拳时注意:
脚与手合;
手与眼合;
眼与心合;
心与神合;
神与气合;
气与身合;
六者相和;
再无不捷妙灵活。
 楼主| 发表于 2019-7-1 21:39:10 | 显示全部楼层
盘练拳架用两胯来旋转虚实;
也就是用两胯旋转来移动重心。
两胯有一个规律:
松左胯身体就会向左转;
松右胯身体就会向右转;
这个规律和虚实没有关系;
和步型没有关系;
这是两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
不管你是前后的弓箭步;
还是左右的平步、虚实步;
也无论你重心是在哪一个脚上;
跟这个都没有关系。
先看一下左右的平步;
我右胯一松;
我的身体就会向右转;
我左腿是虚腿;
我的胯一松我的身体照样会向左转。
前后的弓箭步;
我前脚为虚;
松左胯身体会向左转;
我前脚为实;
松左胯身体照样会向左转。

太极拳正是利用了两胯这个特性;
两胯的交替松沉
会使我们身体上身产生左旋右转;
上身的这种左旋右转带动了我们的双手;
这就是以身带手的原理。

身体带动两腿照样是旋胯。
在步伐转换时;
首先是把你的身体重心固定在实腿;
我现在实腿是在前;
我通过一个旋转下沉重心往前压;
使我的重心就坐在了实腿。
实腿旋转下沉它里边包含着两个含义:
第一是把重心固定在你的实腿上,
或者叫把重心坐在实腿上;
使你的虚腿能够轻便灵活;
身体的高低没有起伏;
这是第一个作用。
第二个是我们的骨盆是一个整体;
左胯在旋转下沉的时候是往后往下旋;
右胯就会自然往前往上走;
跷跷板原理!
左腿的旋转下沉是因;
往前送右胯是果。
是通过实腿的胯旋转下沉;
把虚腿的胯往前送;
这个就叫做以身体带动两腿。
我们所说的以身体带动四肢;
其实就是旋转两胯。

太极拳和太极操:
如果我们非要给它区别开的话;
只有一个标准就是看你会不会旋胯;
是不是用两胯来旋转虚实;
也就是用两胯的旋转来移动重心;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以身带手;
身手不分家,这是唯一的标准。

我们判断一个人练拳入门没入门;
就看你是不是做到了以身带手或是以身体带动四肢;
做不到的从某种意义上讲
也就是健健身而已;
是不可能练出拳中的东西。
离开了以身带手或以身体带动四肢;
讲掤捋挤按、讲劲路;
讲整劲全都是空话!
如果我们练太极拳的这个坎迈不过去;
你时间练的再长也无非是健健身;
你的腿部力量增加一点;
身体的协调性好一点,仅此而已。

 楼主| 发表于 2019-7-1 21:5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看两胯的折叠功能:
盘练太极拳时身体的起落靠什么?
靠两胯的折叠。
我们经常讲要坐在板凳上行拳;
坐在板凳上行拳怎么实现?
就是靠两胯的放松和折叠。
两胯我们指的就是大腿正上方与骨盆的接合处这个部位;
把它放松、屁股往下一坐;
这就是坐在板凳上行拳;
把身体这一百多斤沉下去;
身法就形成了上轻下重;
这对练习太极拳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坐在板凳上行拳是一种比喻;
其实是坐在两腿上;
也就是坐在两胯上;
我们所有的动作都是在
这种身法基础上做出来的。
也就是尾闾如同第三条腿一样,
往地下坠插;
下盘形成三点一面的稳定状态。
高身法、低身法;
就是通过两胯的折叠来调节身体的高度;
身法低身体上身前倾的就多;
身法高两胯折叠的角度小;
身体上身向前倾斜的角度就小。

力的上下传递:
力上下的传递必须经过两胯;
如果你的两胯不松或者说裆部不圆;
力在传递过程当中方向就会发生改变。
上力往下传就是我们身体上身的自重往下沉;
也就是靠两胯的放松、折叠;
屁股往下一坐;
身体上身重量就沉下去了。
如果你的两胯不松不平;
力是传不下去的。
同样下边的力要传到手上;
也是要经过两胯。
根在脚、主宰于腰、形于手;
也就是我们腿脚落地的力通过节节贯穿;
旋踝转膝、旋腰转脊、旋腕转膀
给它传递到手上;
而且腿脚落地这个力通过节节贯穿传上来;
每一节不但没有损耗;
而且力量还增加了;
所以我们说太极拳非常科学。
另外腿脚落地的反弹力传到腰胯之后;
还要进行二次分配;
假如腿脚蹬地这个力是100斤;
那么有60斤是传到你手上的;
有40斤是传到你的下盘;
为什么?
也就是说在你发力的时候;
能够保持你底盘的稳定;
保持你的重心稳不失。
很多拳友发力之后,身体就起来了;
甚至有的一发力重心就失去了;
都是没有掌握好力的二次分配;
那么这个力的二次分配是通过什么实现的?
还是通过旋胯实现的;
原理就是虚腿变为实腿的时候;
胯要往后往下旋;
劲要往后往下走。
看掩手弘捶:
它的本质就是一个重心由后往前移动;
前半截旋转下沉移重心到中间;
这是一个蓄劲;
旋左胯是一个发劲;
一个蓄一个发;
前面这个胯的旋转要往后往下旋;
劲往后往下走;
这就是力的二次分配。

 楼主| 发表于 2019-7-1 22: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盘练拳架是通过旋转两胯发力或化力:
我们先看通过两胯旋转发力;
再看通过旋转两胯怎么化解对方来力。
还是看掩手弘捶:
有两个发力:
第一个发力重心在后腿;
没有通过重心移动来进行发力;
也就是右胯的一个旋转下沉,
就是一个蓄劲;
再一抽左胯这个劲就可以发出去。
这个发力的特点就是不通过重心移动;
我的重心还是在后腿;
我只是通过两胯的一个交替旋转来发力。
实腿的胯首先一个旋转下沉;
然后再旋虚腿的胯;
这个崩劲就出来了。
我的懒扎衣最后一个动作
和如封似闭的第一个动作;
都是通过这种两胯的旋转来实现的;
它是一蓄一发,又是一化一发。

我们再看“採”;
胯不动光手动都是手臂上的劲;
胯一旋这个採就是身上的劲;
同样另外一侧的胯一旋还可以发。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
太极拳的发力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通过重心移动来进行发力;
前半截是蓄劲;
后半截是发劲;
另外一种发力的方式;
重心没有动;
就是通过两胯一旋一抽;
通过两胯交替的旋转来发力。

再看所谓的化劲;
在较技过程当中引化对方来力。
70~80%都是通过旋胯来实现的;
很少一部分是通过步伐的转换来化。
看看力的三个要素:
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和着力点。
力的大小是对方决定的;
我们决定不了;
但是力的方向和着力点我们可以改变;
轻松的一掤就可以改变它的方向;
所谓离心力就是胯一旋而已!
像我的懒扎衣第一个动作就是一个化;
别人往你左边打来一拳;
你不就是左胯一旋嘛;
改变的是着力点。
如果有人朝你右边打来一拳;
就是这么一旋;
既把对方的力给化掉了;
自己的胯也合住了;
合住之后即可发;
这就是引进落空合即出!
 楼主| 发表于 2019-7-2 08:32: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根稻草,扔在街上,就是垃圾,;
与白菜捆在一起就是白菜价;
如果与大闸蟹绑在一起就是大闸蟹的价格;
我们与谁捆绑在一起,这很重要!
这故事说明:
一个人与不一样的人
在一起也会出现不一样的价值!
一个人与不一样的平台
也会体现不同的价值!
请广泛结交有正能量的人;
他们会影响您一生。
练拳需要和明师学习;
才能理解明白什么才是太极拳。
 楼主| 发表于 2019-7-2 09: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站桩口诀!
站桩功,极容易:自然立,脚平行;
脚距宽,与肩齐,膝关节,微弯曲;
小腹松,腰背直,胸微含,眼平视;
眼平视,微收额,两手抬,腋半虚;
手高处,不过肩,手低处,不过脐;
手离胸,一卡距,两手间,一卡齐;
手指间,夹烟似,嘴微闭,鼻呼吸;
先定神,后立意,麻热胀,手部起;
守住它,莫着急,感觉到,再用意;
顺肢延,走遍体,全身有,不为奇。
 楼主| 发表于 2019-7-3 08:40: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世间每一个最美好的日子就是今天;
每一个充满期待的日子,就是明天。
试着用希望迎接朝霞;
一切都是恰到好处。
继续前行,新的旅途;
新的冒险,会带给你新的惊喜。
愿你有梦想、有汗水;
所有愿望,都如愿以偿。
盘练拳架,贵在坚持。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