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楼主: 杨锦富

南京中山陵紫霞湖陈式太极拳辅导点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0-1-7 18:06:31 | 显示全部楼层
盘练拳架:
手随身动;
身随手发;
整体身劲;
含而不露;
环环相扣;
以身带步;
以步驱身;
身随手入;
好不惬意。
偶尔一把劲力;
如身缠螺旋;
节节贯穿;
力透拳背!
我们的太极拳就是筋骨拳;
盘好筋骨;
事半功倍!
 楼主| 发表于 2020-1-8 08:4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术都是相通的。
如把习武比做爬山;
你从山前爬;
我从山后爬;
如能爬到山顶;
原来大家都一样呵。
可路不同;
方法不同因而特点各不相同。
如八卦掌,趟泥步,拧身转掌,上下翻飞。
如形意拳,喑劲翻浪涌动;
横钻劈炮,硬打硬闯无遮拦。
如八极,震脚闯步发力;
犀牛撞山,恨地无环。。。

太极拳是棉里藏针的艺术。
这句话有三个层次:
一是棉;即粘粘连随;
不丢不顶,随机走化。
如同两人相互挂一张网;
让你进不来,也不给你出去。。。
二是针;如太极一味棉软而无针做后备;
如同老虎没有牙和爪子;
没什么可畏的了。
这针就是强大的整劲
通过太极柖式;
在得机得势时;
突然间发出。
这是一弹抖劲;
一触即发,一发即收.
发人不见形;
干迥万转只为一颤。
这是太极真正历害之处。
这针平时一定是藏着得;
外示淑女,内藏钢强。
三是门艺术;
也就是不争强斗很,不计输赢。
只比灵活与枝艺;
如同下棋。
时代变了,与时具进。
建康快乐才是主流;
享更多乐趣,何乐而不为呢。。。
 楼主| 发表于 2020-1-8 15:27: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腰下胯的功能:
因为自身重力的原因;
自然就会有拉扯力;
心里尽量放松;
不要想事情;
就能起到养气柔体的效果

因为人的后天意识习惯;
老喜欢用力;
很容易用力过猛。
力量一大;
就把筋给拉伤了。
需要循序渐进的下腰或者下胯。
如果腿腰胯太松了;
气血运行不起来。
如果运动轨迹太猛;
气血也会被堵住。
只有不松不紧的自然的下腰或者下胯;
那么气血就会自然集中在那;
运行的速度快而沉淀;
可以很好的温养筋骨。
这样就能有效的提升阳气;
放松的时候;
在相关拉伸过的地方;
能感受到一股热力在流动。
这就是潜气内循的初步功夫。
经过这样的盘炼;
就可以强壮筋骨,壮实肌腱。
这样的效果身体岂有不健康之理?
 楼主| 发表于 2020-1-8 17:02:5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金句:
【第一句】被恨的人没有痛苦,恨人的人却终将遍体鳞伤,所以,绝不去恨人。
..........................................................................................
  【第二句】缘分是本书,翻得不经意会错过,读得太认真会流泪。
..........................................................................................
  【第三句】不同傻子争辩,否则就搞不清谁是傻子了。
..........................................................................................
  【第四句】学历是铜牌,能力是银牌,人脉是金牌,思维是王牌。
..........................................................................................
  【第五句】成功的人不是赢在起点,而是赢在转折点。

【第六句】钱有两种:花掉的是钱,是财产;没花掉的是“纸”,是遗产。
..........................................................................................
  【第七句】把脾气拿出来,那叫本能;把脾气压下去,那叫本事。
..........................................................................................
  【第八句】简单的事重复做,你就是专家;重复的事用心做,你就是赢家。
..........................................................................................
  【第九句】长得那么美那么帅气,自己却不知道,这就是气质;那么有钱那么有才华,别人却不知道,这就是修养。
..........................................................................................
  【第十句】管好自的嘴,讲话不要图一时痛快、信口开河;
“良言一句三冬暖,伤人一语六月寒”;
说话要用脑子,敏事慎言,话多无益;
不扬人恶,自然就能化敌为友。
  【第十一句】没有爱的生活就象一片荒漠,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要“学会爱别人其实就是爱自己”;
让爱如同午后阳光温暖每个人的心房。
  【第十二句】多去理解尊重别人,常怀宽容感激之心;
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智慧;
海纳百川是多么广阔;
感激你的朋友,是他们给了你帮助;
感激你的敌人,是他们让你变的坚强。
  【第十三句】这个世界,有两件事我们不能不做:
一是赶路;
二是停下来看看自己是否拥有一份好心态;
好心态是一生的好伴侣,让人愉悦健康。
  【第十四句】人情,人情,人之常情;
要乐善好施,长于交往;
“平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是行不通的;
所以,“人的情绪要储存”;
就象银行存款,存的越多,时间越长,红利就越大。
  【第十五句】遇事不要急躁。不要急于下结论;
尤其生气时不要做决断;
要学会换位思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把复杂的事情尽量简单处理;
千万不要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第十六句】学会知足;
人生最大的烦恼是从最没有意义的比较开始;
这世界总有不如你的人,也总有比你强的人;
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了脚。
  【第十七句】如果敌人让你生气,那说明你还没有胜他的把握;
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
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了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不要太在乎别人的咒骂。
  【第十八句】别把工作当负担;
与其生气埋怨,不如积极快乐的去面对;
当你把工作当作生活和艺术,你就会享受到工作的乐趣。
  【第十九句】人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应该珍惜;
人生短短几十年,不要给自己留下更多的遗憾;
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
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人活着,没必要凡事都争个明白。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清察则无友。
跟家人争,争赢了,亲情没了;
跟爱人争,争赢了,感情淡了;
跟朋友争,争赢了,情义没了。
争的是理,输的是情,伤的是自己。
黑是黑,白是白,让时间去证明。
放下自己的固执己见;
宽心做人,舍得做事,赢的是整个人生;

没人心疼,也要坚强;
没人鼓掌,也要飞翔;
没人欣赏,也要芬芳。

忙时,偷偷闲,别丢了健康;
累时,停停手,别丢了快乐。
只要心中有家,人生就不会迷路。
 楼主| 发表于 2020-1-16 11: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琴不好弹,越简单越复杂;
一根弦,生万端变化。
盘练拳架也是这样;
一个劲,前后十年也不一样。
岁月消磨一切;
却也使一切深厚。
有人劈就是劈;
有人劈里含着按。
挥臂砸下;
触上小臂一错;
竖向改纵向;
破开门户;
一掌按上胸口,连劈带按。
看砸肘必抱丹;
前推需扩背;
凡事找源头;
运劲必矛盾。
人生如烟,素心如月。
万物一理;
心念不杂者,功纯。
真心抛弃肤浅;
至诚金石崩裂。
稳稳掤开;
轻轻捋去。
一举一动;
天地法度,沉稳流行。
做到稳中有序;
好处就来了。
白云流水;
连绵取势。
劲就不断。
不同劲别,连成一气,功夫成片。
动态是延连的;
结构是扩张的;
核心是凝聚的。

拳法如书法;
没基本功支撑;
连贯圆灵的劲出不来。
熟能生巧,无数反复;
不是盲练,要动脑子;
一次比一次正。
正即是精确。
正而有劲,松而不懈。
反复沉淀劲;
更要揣摩劲路。
水无常势,劲无间断。
动力链纯熟了;
劲就轻灵了;
抬手就是它,不用想。
 楼主| 发表于 2020-1-16 14: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人可以不优秀,可以不成功,但一定不能忘恩负义。
知恩不报的人最丑,忘恩负义的人最恶。

人生路上,不怕给你挖坑的人,就怕落井下石的人。
遇人遇事,切莫做绝。
人在做,天在看,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父母之恩,天地最大。羊羔跪乳,乌鸦反哺。
动物报恩,人不知恩,禽兽不如。
朋友之情,发自真情。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恩情尚在,不能遗忘。唯怀感恩,道路才长。

受恩不报非君子,知恩不偿是小人。
别人的好,不是义务;别人的善,是出于本心。
不要随意践踏别人的善心,触碰旁人的底线。
背弃信义,丢弃良心。

人人心中该有把称,平衡好与坏。
唯利是图的人要远离,阿谀奉承的人要回避。
真情真心的人要珍惜,真心真意的人要抓紧。
富贵时,不忘同患难的人;
得意时,不忘一同吃苦的人。

饮水当思源,做人懂报恩,重情重义的人,才更得人心。
做人,大恩小恩不能忘,大忙小忙都是帮。
别人帮你是情谊,别人不帮是本分。
千万别把恩人当仇人,翻脸无情不认人。

人性最丑陋的一面,是忘恩负义。
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忘恩负义绝对没有好下场!
懂得以诚待人,诚心对人。
愿你的善良被世界温柔对待,愿你永葆真心,不被辜负。
 楼主| 发表于 2020-1-17 18:3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浅析盘练太极拳:
“膝盖”和“脚尖”有什么关系?
太极拳的武术技击和养生健身价值不言而喻;
但是近些年来,不少人对太极拳望而却步!
为何?
因为,很多人在打太极拳一段时间之后,感觉膝盖不适。
甚至发现很多太极拳的名家、大师们也患有此疾;
所以不得不忍痛割爱,放弃太极拳。
很多一致的观点就是“膝盖不能超过脚尖”。
也有些人,为了避免膝盖超过脚尖,打拳时撅着屁股。
这种方法确实能减少膝盖的受力,缓解膝关节疼痛。
但是却违反了太极拳“立身中正”的基本要求。
盘练太极拳“膝盖不能超过脚尖”;
只是一个表象;
是个伪命题!
因为即使膝盖不超过脚尖;
如果膝关节受到压力;
久而久之,膝盖同样会受伤;
只是“五十步与一百步”的区别。
我们要找到“不让膝盖受到压力”的方法;
才是解决膝盖问题的关键。
其实我们都把膝盖太当回事了!
拳论中说“命意源头在腰隙”;
其中的“腰隙”就是“胯关节”。
胯关节是人体最大的运动关节;
要解决膝盖受力的问题就全靠它了。
我们可以从静桩、活桩和动步三个状态
来分析胯关节和膝盖受力的关系。

松胯是各式太极拳的共同要求。
在静桩的情况下;
松胯是双腿同时把地面给身体的反作用力;
沿着小腿、膝盖向上;
再顺着大腿向上向后走;
推动尾闾微微后翻;
牵动命门自然前合;
推动督脉沿着脊柱上行。
因为地面给身体的反作用力
是沿着膝关节向上向后上行;
膝盖当然不受压力;
其核心就是松胯!
松胯,就是放松胯关节;
是减轻膝盖受力的科学锻炼方法。

其次就是活桩;
也就是在不动步的情况下;
身体立体螺旋的转动。
在静桩“松胯圆裆”的动作基础上;
身体下沉一侧的劲;
自上而下经腰、胯,到大腿;
沿着大腿的外侧和后侧经过小腿到脚而入地。
同时地面给身体的反作用力
又沿着小腿、膝盖内侧向上;
再顺着大腿向上向后上行;
经过尾闾,引到腰上。
因为全身自上而下松沉的力
不经过膝盖前部;
而向上的反作用力
只能减轻膝盖的受力;
不会增加膝盖受力。
此时膝盖只是起到连接的作用;
支撑的力量来自脚底和大腿。
此时完全可以忘掉膝盖;
甚至连小腿一起忘掉。
而命意的源头一定要
守住“胯关节”;
放松至空灵。

无论是摆脚还是扣脚;
其关键是要把大腿、膝盖和小腿
作为焊接在一起的一个整体单元运动;
不允许膝盖与大腿、小腿产生
左右错位受力(晃动、扭动)的相对运动;
只能在顺着关节的生理方向上
做轻微的辅助运动。
摆脚、扣脚的关键之关键
在于身体重心的移动;
也就是身法和步法上虚实的变化。
而这种虚实的变化完全
是通过胯关节的“松沉提落”来实现的。
所谓脚部的摆扣只是一种现象;
而且是轮子最边缘部分的运动现象。

掌握了摆脚和扣脚的方法之后;
对于出步(包括向前、后、左、右各个方向)和
收步就更容易理解。
在摆脚、扣脚的基础上;
继续用腰胯来调整虚实;
加大身体重心的移动;
从而实现用腰胯带动步法的进退。
由根节贯至稍节。
总的原则是:
凡是出步:
都是利用腰胯的劲挤出去!
由胯到大腿到小腿最后到脚;
凡是收步:
都是利用腰胯的劲带进来;
同样是由胯到大腿到小腿再到脚。
这就是太极拳“腰胯带动四肢”;
“以腰为轴”;
“四肢为轮”的原则。

总之,太极拳的所有动作:
腰胯是主动;
四肢是被动;
膝盖仅仅是作为我们肢体的一部分;
起着和其它关节一样的连接作用。
明白了这些道理;
才能做到在练习时;
用意识指导我们的行动
—— 忘掉膝盖,不把膝盖当回事!
这就是“修炼太极拳引起膝盖疼痛”
所不为人知的秘密!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 13:4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形意的点,八卦的圈,太极的圆。
为何说是一个东西呢?
就内功而言:
形意点刹膨胀内压。
八卦圈中走闪内压。
太极圆里鼓荡内压。
形式不同;
干的是同一件事。
螺旋弹簧;
运动中求圆找圈。

八卦掌走转为能;
把自己当圈儿,绕一个虚点。

形意拳点点交错;
身如弹簧,触点暴起。

太极中定轴力;
身如发条,螺旋缠绕。
整体一气的山;
飘忽无定的风;
舒适流淌的水。
静中触动;
人没窜出去,劲像匹马;
不停往外冲;
要激活丹田力。
若横劲不足;
是侧腰与肋没劲;
人就单薄了。

功力强悍的,你是化不开的。
密度即是功力。
所以说:
用功力武装自己;
学技法完善自己。

初学,把技法当功夫练,是会错了意。
一个人,只要静下来,专注了;
就会得到越多。
平静的积淀密度。
密到深度,久力物化;
才真正有东西。

行拳,练得是内压鼓荡。
内腔似泵,劲如流水。
内家拳一大特色,就是内动。
为何要内动,启动内压;
增强内膨胀力;
进而催动搬运;
导引四肢百骸。

先会内动;
内动使腔壁膨胀收缩;
一松一紧之间;
压力产生变化;
进而生成动能。

所谓内劲即腔体运动之劲。
腔体才是最大弹簧;
有好似气泵。
小腹松紧,催动内压;
进而使横膈膜开合;
肋间肌运动。
不练拳的人,横膈膜也运动;
内家把它强化了。
内动力强;
内腔如风箱;
活塞效应即可产生。
腔体好似活塞;
强大的内力;
使呼吸自然变得深细。
呼吸深长注入;
使球壁内掤,富于弹性;
这就是球劲。

行拳好似抱大球。
丹田并非实体;
是小腹力点;
动力启动源头。

内腔三大弹簧:
小腹似弹簧;
侧腰似弹簧;
肋骨似弹簧。

内腔似泵;
催动内压;
进而成拳。

启动内压,只是第一步;
它是基本功。
内功深厚时;
罡劲闭肋,板甲升降。
哪一步都不能急;
打好内功基础;
自身获得内壮;
才能在拳学路上;
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持续深入进去。

结构力变了;
性质就变了。
雨田蛇化龙;
练出一个能整能活的东西;
这是蜕变的开始。
内部膨胀涌动;
要从腔子里出来;
内形要脱开外形。
练拳就是这样;
以为打开了,其实还早;
过一段时间,又摘开一层。
以为内功成就了;
其实才刚开始;
有了不等于强大;
关键还是深度。
深度有了,广度呈现。

有功夫不可能无神;
劲能育神;
通过练功培育神气。
心有中兴之劲,找到蓬勃之路;
这是练拳目的。
练拳不能太紧张;
要揉动松紧;
内腔催肋骨;
肋骨催胛骨。

依次松紧;
不能一起紧。
一起使劲就僵了;
憋血淤气;
长时间人就坏了。
出了功夫,毁了身体,得不偿失。
 楼主| 发表于 2020-1-26 13: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杨锦富 于 2020-1-26 13:09 编辑

盘练拳架时胯为中节;
中节不明,分崩离析;
上无依著,下也无序;
上实下虚,手忙脚乱;
诸力皆空。
只有上虚下实;
才是唯一的练拳途径。
拳法理解正确了才有好的效果。
人体的偏斜各不相同;
中正都是一样的;
形正才能气顺。气顺才能不堵;
气血贯通百病消;
气血不通万病生。
 楼主| 发表于 2020-1-26 13:33:02 | 显示全部楼层
盘练拳架抓住核心:
两胯与尾闾!
在人体的上中下三节当中;
中节的盘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做到上下相连;
手足相顾,内外如一。
所发之力才能均整;
才能作到化打合一。
否则,我们只能是去和对手比拼力量,速度;
耐力还有技巧;
从而落入了现代竞技体育的模式;
与中国传统武术完全背道而驰。

当人体脊柱舒展到最佳状态的时候
就跟猫科动物的脊柱一样是耷拉着的。
尤其象猫在蹲着的时候,背是圆的。
这正是练者所必须达到的含胸拔背。
而溜肩圆背则是一种最佳状态;
它是先天功能在人体生理改造上的一个重要标志。
现在的练习者大都只是一味的
从外形上去模仿。
没有真正理解传统武术
在体用这两个方面的实质与作用。
只有通过人的本体即先天功能的发挥;
才能使后天形质得到改善;
直至在实际当中发挥出这些动物的特性;
而这才是我们每一个习武者所应追求的。

在人体的所有关节当中尾闾这一节是最难打开的;
当尾闾被打开之后其他关节均已被打开。
在这种状态下尾闾与两跨在同一平面
形成了一个三角形的万向轴。
各项力量都可以由此而转换。
所以在中国传统武术中
把两跨与尾闾称为一身之根节。
当习练者达到了这一层次;
就可以在身形不动或微动的状态下
使对方的力量通过
与我的肢体接触而使其化为乌有。

比如当对方用力推住我的双臂或前胸时;
对方的力量会自然而然的沿着我的脊椎产生快速移动;
由脊椎骨的自行传导下降至尾闾而使其落空。
在此同时;
我的力却由脚根起经腿和腰
传送到接触点作用在对方身上。
这就是传统武术中的分阴阳。
在这种生理条件作用下;
不管对方有多用力;
我的身体却始终保持在松弛的状态。
对方推不动并不是因为我在用力抵抗;
而是由于我的身体在做自然性的传导。
这正是传统武术中无力之力的道理所在。

在一般情况下;
对方越是推不动就越会用力;
而越是用力身体就会越僵。
直至想撤回来都不容易。
就好象是我把对方给粘在了身上。
这时候对方的感觉就好象是推到了墙上;
从脚底下有一种被棚起来的感觉。
因为对方的力根本没有作用在我身上;
而是随着自然性传导
全部回到了他自己身上。
在这种状态下对方越是用力
脚底下就越是站不稳。
因为对方的重心已被他
自己所发的力给破坏了。
所以脚下失去了平衡;
这就是棚劲。
而棚劲的产生正是由于自身阴阳的自动运动。
功夫到了这个层次的习练者
无所谓推人和被人推;
因为道理是一样的;
因为这种自身阴阳的转换
或称之为攻防上的变化
已完全脱离了外形的招数和技巧。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