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楼主: 杨锦富

南京中山陵紫霞湖陈式太极拳辅导点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6 14:4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看盘练拳架的“势”:
什么是"势"?
按字面来说是一种执着的力。
上面是"执"下面是"力";
"势"无不包含着力在里边。
力如果足够大便形成了势。
什么叫做执着的力?
就是不因为外部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势常常跟"力"和"气"一起组词:
势力和气势。
说明这个"势"和气和力有密切关系,
这个力不能简单地理解成为力气;
气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呼吸。
物理学中有一种能量叫势能。
由物体的相对高度来决定;
物体与物体的相互作用而产生了
一种高度的位移的
我们就说它产生了一种能量。
这种势能来源的本身
是地球的引力作用。
也就是说一旦产生了高度的移动;
那么就具有了一个势。
能量的形成就会形成一个做功。

在武术当中的反应就是
总要控制自己的重心;
通过调重心来产生一个
距离的差异就具备了一个势能;
这样内在的一个势就形成了。
这是重力势能的作用与重心有关。

虚实的转换又使身体产生了一个动能;
当身体的开合和气机的开合
以及收缩使人体产生了
一个弹性势能的作用!
当我们能够做到虚实,阴阳。
开合的转换;
也就实现了能量之间的相互转换。
那么我们就具有了"势"!

而能量转换的多少就是做功;
练拳练功目的就是使能量
做到最有效的最大化的转换。

当你具备了这"势"就会对对手
形成一个精神上和心理上的一个压力。
功夫深厚的人;
一个眼神一个动作;
甚至是一个说话的声音。
都会让对方很有一种深深的
一种恐惧感和和威慑感。
气势逼人来源于对自身的实力雄厚
自信无所畏惧的勇气。
因此我们在行拳当中强调了气势。

如拳架里的棚捋挤按采挒肘靠是八势:
也就是八法或者八劲:
棚式如惊涛骇浪,看过长潮吗,那就是势!
捋势如旋涡暗流,那就是势!
势来不可挡,势去如山倒!
行拳有势,招招逼人;
有长虹贯日,气吞山河之意;
绵中裹铁,绵中藏针,
触之如红炉铁,这就有了势;
静如山岳,动如脱兔;
守之如处女;
攻之如破竹,这就是势。
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
这也是"势";
也就是网络语″有范"。
"势"来源于正确的长期清修苦练;
功成之后一种展现!

为兵之道贵在
求势,用势,造势。
能将石头漂浮水面是势的作用。

为人之道贵在
审时度势,因势,乘势。

唯拳之道贵在
取势,因形得势;
即为形势对空间时空的影响!
以式起势,以形演势。
 楼主| 发表于 2020-1-26 15: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现象暗示着你的拳架正在慢慢的脱胎换骨!

练拳是个慢火;
需要一个漫长的周期;
所以很多时候太极拳
在你身上的变化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让你不是很容易感受到这些;
所以很多人觉得练拳不见效果。
其实不然,坚持练拳一个月;
数个月你没发现变化;
那么坚持一年、两年;
数年后你会发现身体的变化。
习拳讲究的就是修心;
体会身体的这些变化;
这正是你身体发生改变;
即便小却不容忽视。

日常生活中你的心情平静了;
发现让你大动肝火,
惹你焦虑的事情变少了;
其实世界依然是这个世界;
只是你的心态发生变化了;
这就是修心的结果。

感冒的次数少了;
感冒看似不是大毛病;
却也代表了你的免疫力;
很多人习拳并没有发现
自己的身体哪里变好了;
但是会忽然间发现自己
感冒的次数变少了;
这是习拳带来的
最直接的强身健体的想效果。

这些看似都是小事情;
但是却最能在身、心上反应你的变化;
这些变化正悄悄的改变你的身心;
脱胎换骨不经意间已经初显成效。
 楼主| 发表于 2020-1-31 09:51:37 | 显示全部楼层
盘练拳架:
脚底乾坤;
互撑虚实。
由脚过腿,进而至腰;
总需完整一气。
足下轻碾;
膝盖轻微屈伸;
腿力微撑,箍臀;
随即换胯;
用虚实走拳。
脚底借地;
一脚旋撑时;
另脚尖调方向。
旋撑不是晃膝盖;
脚与整条腿;
内旋撑地;
转腰发力。
脚尖与膝盖;
同步变换方向。
碾不是后脚跟;
而是前脚掌。

懂得腿法的人;
屈膝角不会一个角度;
腘窝会有交替屈伸。

练一套拳;
犹如蹬车,轻松自然。
练完拳;
腿脚暖热舒通。
行拳时;
腿有强度;
膝盖很放松;
这就对了。
行拳练腿,不是耗腿。
耗意思是:
屈膝角僵化,互撑;
就是屈膝角活化。

脚底劲是活的;
腿是有劲的;
膝盖活性屈伸,这叫撑。

站桩似骑马;
裆下有壶奥。
膝盖轻微屈伸;
这就是相膝!
伴随开髋;
暗中运动胯根;
好似马上奔腾;
只是动作放小;
速度放慢了。
内劲调动腰力;
借脚撑之势;
形成竖向螺旋;
通过换胯;
产生动能虚实。
说到底;
盘拳练得是一种动力链。
劲路一定练好;
否则劲出不来;
再有功力;
也无法贯通。
走路自然,跑步自然;
练拳也要自然。
符合人体运动规律;
得到实际效果的拳;
它就是好拳。
 楼主| 发表于 2020-1-31 10: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盘练拳架:
下盘受力点,不在膝盖;
而是整条腿支撑;
脚底与胯根呼应。
腿没劲,则膝盖代偿。
脚尖,膝尖,胯尖;
整条腿旋撑方向一致;
才能上劲贯通;
这很关键!
练拳,下盘要有作为;

如果双腿往那一放,不管了;
肌肉也懈,筋骨也歪;
就把腿练僵笨了。

脚尖对膝尖;
双腿互撑;
腘窝要有屈伸;
避免屈膝角僵化;
压力不释放;
造成下盘呆滞。

下盘稳健;
更要有弹性。

胯调虚实;
并非盆腔空摆;
双腿力道互撑;
调动二髋。

一定程度上说;
腿法比手法关键。

太极腿法;
互为其根。
体悟互撑虚实;
做到互为其根;
拳才能继续深入。

手臂每一招;
身上每一劲;
有腿部互撑死参与;
换胯练虚实;
又称为换轴。

高手玩熟了,动作小了;
看不大出来;
并非没有腿部运动。

上下劲路,又称竖劲。
这条主通道;
依靠互撑虚实;
更换轴力完成的。

练拳之人;
不可只知有手;
不知有腿。

腿就是手;
手就是腿。
源于丹田;
主宰于腰;
起于脚,发于腿;
然后形于手。
这就是“上下随”根本之所在!
 楼主| 发表于 2020-2-3 11: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雾散人醒,千帆过尽。
心到之处,自有天机。
首先是兴趣;
感兴趣了,心里有了动力;
越玩越有意思。
玩拳就是这样;
喜欢练拳,没为什么;
我就是想练。
练到后来;
兴趣变成了钻研;
发现东西越来越多。
盘拳运用架形,尺寸,动态;
次第调整动态。
一层的下面,还有一层。
浪比浪高,层层不尽。
比如说:
换胯调整盆腔;
围绕丹田力点运动;
但若无竖劲!
整个系统缺少联系;
贯穿不起来;
即使中盘很活;
还是一盘散沙;
拳不能成势;
动能无法汇集。
所有技术:
必有一条主线贯穿。
人有两条腿;
轮换做功,才能灵活;
这就是互撑换轴原理。
下盘呆滞,无灵活性;
两腿没有轴力轮换;
又或是,胯轴被兜死了。

 楼主| 发表于 2020-2-3 11: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体所有关节,不是用来僵持的;
关节天生是用来活动的。
无活动关节的技术;
必将走向衰退。
关节各有特性;
梳理彼此关系;
打造动力链;
形成节节贯穿。

劲的属性是流动;
又称连绵不断。
什么在流动?动能。
内压每人都有;
能不能使其强大;
进而流动起来;
需要长时间积淀。
法无定法:
不是今天这样,明天又改了;
而是总持一个法门;
随着深入;
向更高层次进化;
这就是拳学魅力。
 楼主| 发表于 2020-2-3 14:51:19 | 显示全部楼层
事儿一缓,就圆了。
一着急,就僵了。
人别貌相,海不斗量。
长相平淡,未必身上平凡。
身上一般,未必心智愚钝。
存敬人之心,防自我傲慢。
中国是隐文化,讲究藏。
藏,不是自私;
并非拿大个儿的。
藏指的是:
练功的一种趋势;
散乱梳理有序;
浮躁归于沉淀。
所有的散漫,无序混乱;
最终走向消亡。
学会用拳法清理自己。
内敛含蓄,温和绵长;
留蓄聚神汇能,培育内壮。
内向,内在所向;
指核心塌缩。
扩张通过内腔;
鼓荡源自丹田。

越大的东西,越精微。
越精的东西,越博大。
力点越精致,整劲越足。
越浑厚的功;
包藏最巧妙的劲。

 楼主| 发表于 2020-2-3 14:51:27 | 显示全部楼层
行拳遥视远方,目光含精。
身劲势头所向,即是眼光落处。
一切必有定向;
越准确,越出效果。
手一指,背就扩;
身势一整,内劲裹着神;
沿着脊柱,往顶上来。
下都还是劲;
上来化成神了。

什么叫手不空回?
手慢悠悠出去;
收回来时,不主动收手;
肩胛骨往下卸;
压缩背阔肌;
上拔腰劲;
沉肘劲往回拉手。
这种结构;
牵拉力非常大。
就是这个力道。
肩胛骨配合背阔肌;
捋劲才见效果。
 楼主| 发表于 2020-2-4 16: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盘练拳架劲留余韵。
心中四象,肚里阴阳。
拳劲是畅快的,舒服的;
不要为了练力量;
而丧失活力。
活力即是力量;
死把着一个劲;
自己打架,自己抵消。
和别人没关系。
节奏是什么?
不抵触,敢于松;
懂得圆活。

紧不是僵;
而是张力。
张弛有度;
松抻柔撑;
两仪辗转;
三维螺旋。

运劲要活;
活就是余地。
形不瘪扁;
劲不绝对。

意识温绵;
驾驭波浪;
层层节奏;
留有余韵。

有钱了,还得学花钱。
疏导内力;
贯通流动,遍布周身;
形成大循环;
才步入高阶;
多体悟:
内劲运动;
催生外形;
手臂不僵持;
两腿不硬撑;
腰间不死顶;
一切都皆有度;
度就是圆。
圆是什么?
内劲通路。

心不留恋,意不较真;
到了就走;
弧势来去;
辗转盘旋。

套路熟练了;
劲别交代清楚;
做好连绵不断。
内动催丹田;
弧劲动肋骨。
从里运出来的劲,不要断;
要有连粘随顺;
绵长的余韵。
即使式子停了;
这种韵味还在;
劲断,神意犹连。
势无断续;
不是着急往前赶;
恰恰相反;
连续意思是控制;
力度,速度,角度;
揉合成圆;
拳势就能连成一片。
拳势节奏;
归根结底是一种高端控制力。
事留余地,劲就余韵;
方能循环往复。
物极必反,盛极必衰。
不到头,就永远不会到头;
盘拳就是这个理。
 楼主| 发表于 2020-2-4 16:30:58 | 显示全部楼层
盘练拳架关节要有作为;
屈伸旋转,开合牵拉。
什么劲都是,不能一直持;
总一个样儿,就僵了。
松和撑,兜和裹;
闭胛开胛,开肋扩肋;
左轴与右轴。

所谓的松就是周身别紧张;
自重先落到脚底;
再往上返;
膝盖一起一落;
股沟一掖一裹。

螺旋就是弹簧;
弹力就是纵力。
领首提神;
正撑螺旋;
轴力要正;
膝盖不许左右晃;
不是横着打晃;
要纵向螺旋;
脚底碾旋;
膝盖屈伸若弹簧。
要轻快撑踏;
活力下盘;
健腿不伤腿。

重心不是个器官;
是体重汇集之处;
这个区域在小腹。
重心运动:
包括上下,左右,前后。

中定是什么?
所有拳势,功劲,动态;
链条,围绕一个点旋转;
就是丹田。

内家拳总趋势;
涡流塌缩与螺旋扩张。
越扩张,核心力点越致密。
内压包裹核心;
好似果子有个核儿;
没核儿,就没以后的树。

内压强大之后;
呼吸自发细出细入;
捋成一丝小线儿;
又深又韧,至透丹田。
内功不深,故意深细,就成了憋气。
内功成熟了,才生发一切现象;
做作不来。

博古通今,应物自然。
招法共通,无分古今;
叫法不同罢了。
白鹤亮翅,好比拆分切脖。
中挤劲,也能三角绞。
不记名字,不死记用法;
要记身上的劲;
唤醒练拳体感;
使身体记忆复苏;
关键时刻,才能出应激反应。
下意识一刺激;
本能就会勃发。

练拳不死于形下;
形之下劲活了;
才有发挥空间。
身子劲自主勃发;
我亦不知会出什么;
这是第二套神经系统。

练到最后,拳还是那套拳;
但东西活了;
不被概念绑束;
脑子空灵;
让身体发挥。
初学,刚开始做不到;
则一定要动脑;
用心理解一种拳法;
然后着手盘练;
形成动力定型。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基本功的基本功是什么?
不是内动;
而是静功。
安心静意;
神识清醒;
才能触动犹静。
悬心挂意,脑内昏乱;
则身感不沉淀;
灵性认知迟钝。
练拳是实在事;
朴素真实;
无玉貌生春;
没无比花容;
而是淡定自若;
一派天然。
性情沉着;
不存浮华之心;
默守长空;
内观造化;
体悟流动之机;
变化之道也!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