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楼主: 杨锦富

南京中山陵紫霞湖陈式太极拳辅导点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3-30 14: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栀子花



0
主题
311
帖子
100
积分

积分100
436#
发表于 昨天 22:15 | 只看该作者


杨锦富 发表于 2016-3-29 15:23
太极拳行拳时讲究一动就分阴阳、虚实、开合。
练拳时快为阳、慢为阴,就其中一式来讲向上为阳、向下为阴。 ...


原来想着气也会造成横气填胸,出现胸闷的现象”,不在师父身边如不看拳理什么也不明白,好好体会,阴阳、虚实、开合及呼吸……




 楼主| 发表于 2016-3-31 08:3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种努力叫想改变,那是因为梦想的激励!

有一种拼命叫我愿意,那是因为目标的动力!

人的一生,最终你相信什么就能成为什么。

因为世界上有最可怕的二个词:一个叫用心,一个叫执着;

用心的人改变自己,执着的人改变命运。

只要坚持在路上走,就没有到不了的地方。

1ede12c0eb734be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4-1 08:48:1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太极拳对身法的要求:

1.心以上为胸,胸不可挺,要往下松,两肩微向前合,谓之含胸。

2.两肩中间脊骨处,似有鼓起之意,两肩要灵活,不可低头,谓之拔背。

3.两膝着力,有内向之意,两条腿如一条腿,能分虚实,谓之裹裆。

4.两肋微敛,取下收前合之势,内中感觉松快,谓之护肫。

5.头颈正直,不低不昂,神贯于顶,提势全身,谓之提顶。

6.两股用力,臀部前送,小腹上翻之势,谓之吊裆。

7.以意将两肩松开,气向下沉,意中加一“静”字,谓之松肩。

8.以意运气,行于两肘,手腕能灵活,肘尖常有下垂之意,谓之沉肘。

9.有动之意,而未动,即预动之势,谓之腾挪。

10、身、手、腰、腿,相顺相随,一气呵成,向外发出,劲如放箭,迅若雷霆一往无敌,谓之闪战。

11.两股有力,臀部前收,脊骨根向前托起丹田(小腹),谓之尾闾正中。

12.能做到尾间正中、含胸、拔背松肩、吊裆,就以意送气,达于腹部,不使上浮,谓之气沉丹田。

13.两腿虚实必须分清。虚非完全无力,着地点要有腾挪之势,腾挪者即虚,与胸有相吸相。

 楼主| 发表于 2016-4-1 16:5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杨锦富 发表于 2014-12-1 19:48
在人体中,腿为根节,腰为中节,头为梢节;
行拳时首先是由下往上即---根节催中节,然后中节催梢节,只有 ...

练拳时胸腰这一躯干部位,必须保持端正;

不允许左歪右斜,前俯后仰、摇头晃肩、来回摇晃;

另一方面又要求它松柔、灵活,屈伸自由,旋转自如,有开有合,能吞能吐。

既要中正,又要灵活。


 楼主| 发表于 2016-4-4 17:5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杨锦富 发表于 2015-9-23 09:03
太极拳是一步一桩,虚实分清,不断地调节自己重心平衡,它是活的桩功,这有利于对人体骨骼肌肉的锻炼。

练拳时分清虚实是分则阴阳的基础;
才能稳定地把握身体重心,求得轻灵。
因为每个姿势的变换,都贯穿着身法、步法、手法的虚实变化和身体重心的移动。
如果虚实变化不清;进退变换就不灵,就不能达到“迈步如猫行”、轻灵沉着的境地。
步型与步法又是姿势的基础,是保证重心稳固的关键。
只有姿势与步型配合得当,拳势方可稳固;
只有步法正确,拳势的运行转换才能轻灵平稳。

脚的方位是步型的关键,步型是姿势的基础;

唯有步型配合姿势,姿势方能协调顺遂;

阴阳虚实转换和裆之开合以及腰脊旋转等等,无不与之密切相关。


 楼主| 发表于 2016-4-4 18:27:05 | 显示全部楼层
行拳走架重心只在一只脚;
所有活动全由脚底涌泉带动,全身全部松掉;
此时是全身舒服畅快,气机腾然,做的好时,有时置身空山灵雨,
每脚踩出去有如踏在水中,发劲全部动力,只在脚底涌泉;
走化腰胯带动,全身放松不施丝毫之力。
应对时,对若推之,则把力量导引道脚底涌泉,如泥牛入海;
应拳击脚踢,则迅速欺身向前;
如发箭冲进对方门户;在对方力量还没发出(还在根节)就将对手发放出去;
如果对方能守,只要有任何接触面,即用此接触面将对方发出。
重心完全放在一之脚上;
左右旋转,起落钻翻,如龙卷风,如水之漩涡,气沉入脚涌泉;
以重心在左脚为例;身体向下向左钻下,乃接地之力,身体向右向上;
乃吞天之气,此时全身力量只放在一只脚底涌泉;
看后招!由于全身松透至极;
故打人发人,如水如风,无形无象,无有招式,
对手在毫无感觉不见招式下,如被风刮起,被水冲走。

 楼主| 发表于 2016-4-4 20:0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由阴阳变化之理推演而成。
从形式上虽有百十式之多,但其精髓,则在于舍己从人之道。
由己则滞,从人则活。为欲取之,必固与之。
但是要想能从人,习练者必须先练得周身一家。
动作时全体俱要相随,稍有不相随处,身体便会散乱。

 楼主| 发表于 2016-4-4 20: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杨锦富 发表于 2014-12-1 19:48
在人体中,腿为根节,腰为中节,头为梢节;
行拳时首先是由下往上即---根节催中节,然后中节催梢节,只有 ...



行拳时应该特别强调:从中心出手,向中心收手。
“棚、按、挤、肘、靠”的内劲,要由中心出手发出;
“捋、例、踩”的内劲,要通过向中心收手接回。

 楼主| 发表于 2016-4-4 20: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练拳架时,身体下蹲前进、后退时迈步要大。
虚领顶劲、沉肩坠肘时,含胸拔背,松腰落胯,两胯根要始终保持窝形;
迈步时,实足的胯根要微向里抽旋而下沉;腰胯同时旋转。
要做到外三合,有时错对相合,有时同步相合,上下保持一条直线。
这就是我的金钢捣捶的原理。
 楼主| 发表于 2016-4-4 20: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行拳时不会用力的人,把手伸得老远;
会用力的人把手、臂贴近肩、腰,
就能用上肩劲、腰劲,变得力量大增;
身摇肩靠,就有排山倒海之势。
肩是固定在脊柱上端的一个横杆,双肩与腰形成的三角形,
有很强的支撑力和扭转力。
腰与下面的胯形成另一个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通过腰连接起来;
相互作用,就能把力传导到身体各部。
身上的顶抗力、撞靠力、拧旋力、压榨力都靠肩发放出来;
或者由肩传导给臂、手。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