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学太极拳者,走猫步为主,拳架为辅。
猫步走好了,再练拳架事半功倍。
走猫步分几个阶段:
1、刚开始练习先不用注意很多,只要步子能迈大就可以。
初练,对自己的身体很模糊,尽量松着迈大步可以放松肌腱(不主张压腿,如果喜欢压腿,那在走完猫步或练完拳后压);
在迈步过程中体会自己的腿部肌肉;
慢慢能听到自己腿部肌肉哪里是哪里,并练习放松。
2、几个月后,对自己的腿有了些认识后;
可以迈小步来体会胯,及迈步过程中放松胯。
具体操作:迈步半个脚长及一个脚长即可,迈出腿落步时状如稍息;
完全虚无,重心在支撑腿,而后听着自己的胯和腿部肌肉的细微变化;
将重心慢慢移至迈出腿。
如果劲为十分,落步时前腿为0,后腿为10,重心迁移;
后腿送几分,前腿接几分。
前腿一直保持松的状态,即使前腿成弓步。
心下一沉即可将前虚变成前实,收后腿。
此时后腿如同废掉一样虚设,拖带着收回来体会后胯放松。
前腿尽量松开,即使是实腿。多长时间走一步?
一分钟左右或更长,仔细体会每块肌肉、关节的细微变化;
刚开始需要比较长的时间,等对自己很熟悉了,自然时间用的就少了。
你会发现:迈小步原来比几个月来练的大步还要累上n倍。
步子小容易放松,因松而沉。
3、能体会到胯及腿上的肌肉细微变化后,可以再迈大步。
此时要保持胯的水平,脊柱的不偏不倚,及体会尾闾在迈步收步时的作用。
尾闾托丹田:就如屁股下有个随时可以落座的凳子;
而你一直处在将坐未坐之时。
4、练拳也好、走猫步也好,只有能做到反观内听;
才能很好的审视自己,不然与做操无异。
怎样能做到反观内听;是脸部松透,松到抬起眼皮的力气也不愿意用,状如半睡。
真格的眼问鼻、鼻问口、口问心,但这只是外像;
实际上你的心思不在鼻口,而是在你自己的骨骼肌肉关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