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楼主: 杨锦富

南京中山陵紫霞湖陈式太极拳辅导点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4-14 20: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行拳时能处理好这十个关系;
拳的功力和神韵就可观了。
上下关系
主要体现在轻沉兼备的拳理。即逢上必下,逢下必上,升中有沉,沉中有升。
从整体上把握,只要有上升的部位,必然有下沉的部位。
练拳切忌有上无下的‘飘劲’,和有下无上‘失去领劲’的毛病;
时刻注意做到上盘轻灵,下盘沉稳;四肢轻灵,腰下沉的要领。
内外关系
练拳首先要求内外一体的整体劲。
其中最重要的又是内动带动外动,即内不动,外不动;腰不动,手不动;
大小动作均要求丹田带动。同时外形动作的熟练,又促使内部丹田运动。
其次是要求呼吸与动作相协调。
三是要求把握好意与形的关系,拳重意在先,要求意到气到;使意气力,精气神内外高度统一。
因而从更高的境界要求,太极拳应该把肌体锻练与性格、气质修炼统一起来;
注重意念力的培养,使身心得到全面锻练。
左右关系
练拳过程中要使自己的身体象一台秤,保持好左右平衡。
其方法就是‘左发右塌,右发左塌’,沉左臀翻右臀,沉右臀翻左臀;
左手往前发劲,右手必然后撑,右手往前发劲,左手必然后撑;双手同时向右发劲,左臀必须下沉。
切记‘逢左必右,逢右必左’保持中盘中正安舒;维护‘大本营’稳定,象下棋一样‘老帅’不要离位。
前后关系
行拳时‘前去之中必要后撑’。如“揽扎依”!
前发后塌,逢前必后,同样后退之中必有前进,如倒卷肱一式,做到退中有进,前后兼顾。
一般后退之步要以脚顿地发劲使劲传导至前手,又是一个前后一体前手发劲后踏的对称统一;
有前有后,八面支撑。
练拳还讲究‘耳听背后’也是为了打前防后,前后兼顾。
往复关系也叫先后关系;
练拳时需注意‘往复有折叠’,折叠者,即从反面入手的一种来回劲。
欲左先右、欲后先前、欲上先下、欲发先蓄、欲要先给、声东击西、先化后发、
引进落空,化其实,探其虚,沾连沾随,不丢不顶。
虚实关系
不倒翁为何不倒?一是它只有一个重心,二是它重心偏下,
三是它的底部是圆形,四是上虚下实。
练拳要掌握的方法就是虚实互换,虚实互根,并且注重重心下移;
在倒换重心时裆走下弧,以维护自身的动态平衡。
为达到平衡要把握三种虚实关系:
一是重心虚实关系,
二是发劲时的虚实关系,
三是手足虚实的搭配关系。
太极拳的开合关系
欲开先合,欲合先开,逢开必合,逢合必开;开合相寓,开中有合,合中有开,
白鹤亮翅定势是双臂展开而双足相合,足合而膝裆开,两臂开而两手相合;
处处有开合,胸开背合,背开胸含;
外形开合与丹田开合,动作开合与内呼吸相配合。
太极拳的刚柔关系
刚柔相济、互补、互孕是太极拳的主要特征之一。
刚柔相济的劲力是整体性的螺旋式的,轻沉兼备的一种弹性劲。
不论劲大劲小,不论动作快慢,不论是蓄是发,其劲力都是刚柔相济;即‘五阴五阳称妙手’。
棚劲显明体现刚柔劲,有向外支撑膨胀之意;象气球,轮胎一样‘筋骨要松,皮毛要攻’。
太极拳的快慢关系
事物都是波浪式前进的,为了体会太极拳的节奏感,行拳速度要快慢相间;
不仅一套拳有快慢有高潮,而且一个拳势,甚至一个动作,也要有快有慢。
例如走一个圈,下半圈慢蓄势或引化,上半圈快即发劲,这样行拳既不累也不平板;
又易引起兴趣,做到松活快慢而不气喘。
习拳时慢,发劲时快,练功时慢,表演是快,做到慢而不呆滞,
快而不乱,快而不丢缠丝劲,快而不忘轻沉兼备。
真正做到快而不失沉著,慢而不可间断。
 楼主| 发表于 2016-4-15 17: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练拳有没有沉劲是太极拳是否入门的一个标志!
太极拳的特点之一就是松沉与轻灵兼备。那么松沉之劲到底有什么作用或者说能够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

     1、松沉劲在表演方面的体现:

           可以给人以沉稳、踏实的感觉,更可以让人感觉到气势既充足又内敛;

行拳者的身体既松柔无骨又劲力内含。   

    2、没有松沉劲的人的表现:

         要么松得很烂、软手软脚、形散意懒;

        要么绷着劲,劲力外现、棱角分明。   

     3、练出松沉劲自身的感觉:

       在打拳时会有轻松而内劲相连不断的感觉;

有全身松开不须用力而劲力从脚下地面源源传来的感觉。

如随风摇摆的杨柳,柳枝随风摇摆而其根深扎入大地。

更会有动作的起落均由身体的一松一沉带动;

身体的移动均由脚下推动,就如水流推动小舟一般。

     4、松沉劲用于推手对抗中:

       当你一沉,对手即会感觉推不动你,感觉你劲很大而又没有力点抛出;

而你则会感觉到根本不须用力对抗,对手的来力均落到脚下,此时你稳如泰山;

只要借对方的来力稍一移动身体,就可化去来力借机反击或者让其落空。

    5、松沉劲用于定步盘手中:

        当对手用按劲按你,而你用掤劲掤化时,只有在接到来劲之时,顺来劲下沉;

方能掤出有质量的掤劲,即人家感觉你很有劲推不动你,而你自己根本没用力。

    6、松沉劲用于散推中:

        假设对手两手推按你双臂或者其他部位;

你也只有顺来劲松沉,将来劲沉到脚底,才能化发自如。

此时,对手的感觉是推到你的力了,心中正在窃喜,希望通过加力推倒你;

而这种情况下却正好是你发放的机会,你只须象甩脱沾在身上的泥土一样;

把对手的劲甩掉,对手自会落空而倒地。

     7、松沉劲如何在自己的身上产生:

         所谓沉劲或者说松沉劲,是产生于身体放松的基础上的,所以:

       (1)、沉劲产生的第一要件是要放松:

                  如果全身僵硬,仅靠身体的下蹲是不可能产生沉劲的。

虽然,在双方对抗的僵持过程中,如果一方身体下蹲;

由于体位低可以产生向上的力量将对手浮起而占到便宜;

但这不是沉劲,它与沉劲是有区别的。

沉劲的妙处在于体位不需要降低,而也能产生掤浮他人之劲。

      (2)、沉劲产生的要件之二是放松要有重点:

                不是全身一样的松,全身一样的松,在太极拳里面可以称之为烂;

要产生沉劲的松主要在于松腰,而松腰的重点是松腰的“软肋”处。

      (3)、沉劲产生的要件之三是只能偏沉而不能双沉:

                沉劲只能沉到一只脚下;不能两脚同时下沉;

即所谓的“偏沉则随、双重则滞”。

因此,放松的主要也就是实腿侧的“软肋”,而虚腿侧则可以不管;

实腿一沉、虚腿自然上浮,虚实自然分清,身体自然转动灵活;

这就是“偏沉则随”的真正含义 。

   8、松沉劲的练习方法:

    (1)、在打拳走架时松沉劲的练习:

           每当一脚要提起之前,就要沉实实腿,即松一下实腿侧的软肋;

          每当虚腿着地的同时,又要松一下实腿侧的软肋。

          在这样有一定节奏的一松、一松中,沉劲就慢慢的出来了。

    (2)、在推手中沉劲的练习:

         主要要去掉顶的思想,不可用接触部位去顶人家;

而要通过接触部位的感觉,听人之劲,顺来劲放松实腿侧的软肋;

此处一松来力即沉到脚下,此时你就好象是用脚掌在接人家的劲了;

你身体的其他部位只是起到一个传导的作用;

这样你的劲点自然比人家的低,人家的劲自然就被浮在上面而被“拔跟”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4-16 21: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的特色如同钟摆一样,才能体现太极拳的韵味与魅力以及她的生命力。
松”、“掤”、“缠”结合起来,才是好的太极拳。
 楼主| 发表于 2016-4-17 19:0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不是用语言所能表达的技巧,是真正悟练到家的功夫。
理解啦才能练,否则只能是盲目的做操。
都取决用意不用力的点上。
这个点的深意很少有解释明白;
因为如果都明白了,太极拳也就人人都会啦。
太极拳是修炼以头脑和心灵的功夫为主,非拳脚功夫。
 楼主| 发表于 2016-4-18 15:4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杨锦富 发表于 2015-9-20 13:05
太极拳是天地五行之精华,万物应乾坤而生,物以群分,人以意行!

太极拳
所谓绝招,绝在得心应手的变化。

所以套路招法的练习,是从有形到无形、从有招到无招、从有圈到无圈的一个漫长过程。

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招式失去变化就成了死招,练招是为了练就信手拈来;

应对自然的无招境界,这种变化的能力就是“功”的核心部分。

拳无定势,法无定法,无招胜有招,这都是招式训练追求的最高境界。


 楼主| 发表于 2016-4-18 15:4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品味人生
人生的确很累,看你如何品味;
每天多寻欢乐,烦恼别去理会;
短短数十寒暑,何不潇洒面对;
朋友经常联系,别管话费贱贵;
闲时发个信息,伴你开心开胃。
 楼主| 发表于 2016-4-18 15:47:0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知音
茶——苦而后甘,令人回味;
酒——绵而后劲,叫人道爽;
泉——清而味淡,却用一生来品出甜。
一个知音,如茶、如酒、如泉,让人受益一生。
 楼主| 发表于 2016-4-18 15:4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养生四要素
善良是心理养生营养素,
宽容是心理养生调节阀,
乐观是心理养生不老丹,
淡泊是心理养生免疫剂。
 楼主| 发表于 2016-4-18 15:5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懂得喝酒的人,找到感觉;
懂得知足的人,找到快乐;
懂得放下的人,找到自由;
懂得珍惜的人,找到幸福;
懂得关怀的人,找到朋友。
 楼主| 发表于 2016-4-18 15:5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养气
多读书养才气,慎言行养清气,
重情义养人气,能忍辱养志气,
讲责任养贤气,敢作为养浩气,
系苍生养底气,淡名利养正气,
温处事养和气,会宽容养大气。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