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楼主: 杨锦富

南京中山陵紫霞湖陈式太极拳辅导点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4-23 14:34:01 | 显示全部楼层
练拳五字诀:静、灵、敛、整、聚!

一曰心静

心不静,则不专;一举手,前后左右全无定向,故要心静。

起初举动,未能由己,要息心体认,随人所动,随屈就伸,不丢不顶,勿自伸缩。

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无力,我亦无力,我意仍在先。

要刻刻留意,挨何处,心要用在何处,须向不丢不顶中讨消息。

从此做去,一年半载,便能施于身。此全是用意,不是用劲。

久之,则人为我制,我不为人制矣。

二曰身灵

身滞则进退不能自如,故要身灵。

举手不可有呆像,彼之力方碍我皮毛,我之意己入彼骨内。

两手支撑,一气贯串。左重则左虚,而右已去。

右重则右虚,而左已去。气如车轮,周身俱要相随。

有不相随处,身便散乱,便不得力,其病于腰腿求之。

先以心使身,从人不从己,后身能从心,由己仍是从人。

由己则滞,从人则活。能从人,手上便有分寸。

秤彼劲之大小,分厘不错。权彼来之长短,毫发无差。

前进后退,处处恰合,功弥久而技弥精矣。

三曰气敛

气势散漫,便无含蓄,身易散乱。

务使气敛入脊骨,呼吸通灵,周身罔间。

吸为合为蓄,呼为开为发。

盖吸则自然提得起,亦拏得人起。

呼则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

此是以意运气,非以力使气也。

四曰劲整

一身之劲,练成一家。

分清虚实,发劲要有根源。

劲起于脚根,主于腰间,形于手指,发于脊骨。

又要提起全副精神,于彼劲将出未发之际;

我劲已接入彼劲,恰好不先不后;

如皮燃火,如泉涌出。前进后退,无丝毫散乱。

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方能随手奏效。

此所谓“借力打人”,“四两拨千斤”也。

五曰神聚

上四者俱备,才归神聚。

神聚则一气鼓铸,炼气归神,气势腾挪,精神贯注,开合有致,虚实清楚。

左虚则右实,右虚则左实。

虚非全然无力,气势要有腾挪。实非全然占煞,精神要贵贯注。

紧要全在胸中腰间变化,不在外面。

力从人借,气由脊发。

气向下沉,由两肩收于脊骨,注于腰间,此气之由上而下也,谓之合。

由腰形于脊骨,布于两膊,施于手指,此气之由下而上也,谓之开。

合便是收,开即是放。能懂开合,便知阴阳。

到此地位,功用一日,技精一日,渐至随心所欲也。


 楼主| 发表于 2016-4-23 14:4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杨锦富 发表于 2016-4-23 14:34
练拳五字诀:静、灵、敛、整、聚!
一曰心静
心不静,则不专;一举手,前后左右全无定向,故要心静。

QQ图片20160423143828.jpg


其中吸为合为蓄,呼为开为发。

就是练拳时,上提式为吸气蓄势大椎与会阴形成弓背,劲就沉入脚底;

发的时候,实腿的胯一松,大地的反弹上来,就开就发咯!

借大地之力;千斤顶的原理。



QQ图片20160423143853.gif

其中左虚则右实,右虚则左实。就是轻沉兼备;

形成错位对拉的力道!

也算是刚柔相济的一点解读吧!

777.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4-26 16:50:0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太极拳怎样发力不被人制。

一是要下盘稳如泰山,意想是一个庞大的正方体;

二是上盘要轻于鸿毛,意想圆球之中央任何一点派生产一个三角形发放出去,打流星一般。

中心没有费力,而是周围的力量。

圆心是裆,这个裆是一个万向轮。非常小,越小越灵活。

“空竹”为什么转得那么快。陀螺为什么又快又稳。就是圆心小。

纲举目张的纲就是中心的力量。大吊车“它轻轻地一抓就起来”不就是滑轮组这个机器裆吗?

太极拳发力是滑轮组这个裆,上连手,下连脚,中心一动,两头形成了对拉旋转的离心力。

太极拳怎样巧妙地用上了圆心杠杆力呢?

平常练太极拳就要以这个中心为核心。这就是练功。

练功练得扎扎实实,再投入到运动中去。

才会松沉稳健如泰山,行云流水天地间。


 楼主| 发表于 2016-4-26 17: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练拳应有的面部表情及眼神

<壹> 面部表情应放松自然。

秀如处女面如春,


嘴角微松现笑纹。


口齿稍稍轻合起,


舌和下腭互依存。

注释

“口齿稍稍轻合起,舌和下腭互依存”。

练拳时口齿轻合,舌舔下腭,其利有四:

(1)避免不良空气从口吸入影响健康:

(2)避免同他人说话影响意聚神凝;

(3)避免面部肌肉张弛无度而影响面容平和;

(4)有利生津,唾液中含有多种有利于消化吸收和养颜美容的酶,近来科研证实,唾液中还含有一种抗癌元素,故多生唾液对健康有利。


<贰> 眼神的开合与虚实

1,眼神的开与合。目为神舍,眼到则神至。眼神之出入与心意相通,从而使神气产生开合变化。当眼神向前延伸时,将眼中的内气从两眼外角沿视线所及的轨迹,以意领气向前延伸,松弛地缓缓放射出去,延展及远,是为开;回收时是将放出去的眼气由茫茫视野中沿视线所及的轨迹,以意领气柔和地向回含收,渐渐向眼中聚拢,由瞳子尽收眼底,是为合。


眼神的开合与拳势的开合呼吸一致,这是实现周身完整一气的必要条件。这种一开一合、一出一入,循环有致,达到眼神运用的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相济,对提高眼睛的视力、焕发双眼的神采大有裨益。


眼神的开合是以意领气,通过眼神的收敛与展放的动作来实现的,不是眼睛本身的睁大和眯小,尤其不可努目强为,慎之。


2, 眼神的虚与实。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眼是传收信息的器官,又是指挥全身动作的先行,所以眼应该注意目标所在,然后身、步、手随之运动。身法、步法与手法如何变换,莫不以眼所注视的方向为准。


眼是先行官,观察敌情和地面形势以及周围情况,眼要以注视的目标为点、余光顾及的点以外的为面,正如陈鑫所说“目平视前,光兼四射”,左顾之点为实,右盼之面为虚,反之亦然,一虚一实,点面结合,开阔视野,洞达敌情。


3,眼神的顺与逆。凡动作变化,首先用意识指导向预定前去的方向作好安排,眼神向预定前去的方向前视。然后身法、手法与步法跟上去,所谓一转眼则周身全动。眼看的方向与身步一致为顺,眼看的方向与身步不一致为逆。


<叁> 对眼神的具体要求。


首先要自然.,眼睛要自然松开,眼神的正确运用关及身法,尤与虚灵顶劲有关。虚灵顶劲精神即能提起,眼睛则自然有神。在虚灵顶劲的前提下,轻展额,微松唇,眼睛自然放松。运眼时不瞪眼、不闭眼,切忌咬牙怒目,精神内含,雍雍穆穆,全然是意,一片神行。“垂帘闭目”式的眼半开半闭,虽无大害,但对锻炼眼神和视力是没有好处的。


其次是眼要向前平视。一般情况下,眼是保持向前平视的,当手运动到面前或胸前方,眼必随手,通过前面的手向前看,但要关顾到手,又不死盯着手,要似看非看或视而不见,当极目远舒。当手运动到比胸低的位置时,就不能随视,而要随腰的转动,向前方平视,极个别的动作眼也有向前下看的。所以,要根据具体拳势、具体的主手动作来确定眼看的方向。“眼为心之苗”,有些人在练拳时专将目光轮流注视左右手掌,不去随动作的转移将目光前视,延展及远,眼神不灵动,神意不远弛,拳势就会显得局促萎缩,无法达到雍容大度、气势磅礴、形神兼备的大雅风范。定势时目光不向前视,显得意无专注,如此劲就不能整合,神不能团聚,必然缺乏神气。


眼动身随和身动眼随。眼神处于动态之中,意欲向何处,眼神先去,身手腿的动作随着前去,动作时眼光应当随着主要的手或足转动。所以眼神应有定向而不可呆滞,目光应顾上下左右而不顾此失彼。身动眼随,手眼相随,身向哪个方向,眼往哪个方向望去。太极拳的运行是不断前进后退左右转动的,而前进后退、左转右旋均靠腰身带动,眼的左顾右盼需随腰身的转动而转动。


眼与意一致.人之一身,运用在于心,而传神在于目。心有所思,眼有所注,如欲向某方向转身进步,眼光转向某方向;如步法不变,眼应注视某式中手的最后一个动作的方向。眼与动作不合即为内外不合,是为心意不合。心意不合,则神、气随之涣散,劲也必然不整。意从心中生,眼为心之使,“心一动则眸子传之,莫之或爽”,说我意欲向何处,则眼神直向何处,周身亦直对何处,一转眼则周身全转,有诸内必形之于外。


眼法<眼神>在推手中起很重要的作用,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察敌之情势达于心,密切注意对方的顺背,在动态中抓住有利时机。


<肆> 打拳要注重视觉训练


太极拳 视觉训练是很重要的,信息快一秒就会立于不败之地。对一个练拳人的视觉要求应该是能随时随地发现敌情,为此经常加强视觉的训练,以求目光快速、灵活、准确。

在视觉训练中有四忌要克服。

一忌手前眼后。


拳谚云:“手眼相随”,可是有人把它理解为手到哪里,眼睛跟到哪里,即眼随手而转动眼睛总是看着手,这就犯了手前眼后的错误。不利于侦察敌情。这样久练之后,会养成低头下视的坏习惯。交手时往往会丧失对敌情的全面观察,侦察慢于动作,意念迟缓,不能用余光监视其它方向。“手眼相随”的真正含义是,眼到手到,或手眼同到。

二忌闭目垂帘。


有些人练拳时闭目垂帘以示安静。这样就忽视了实战时所需的意念训练,是不可取的。这也是把太极拳这个动气功与静气功的闭目打坐及垂帘站桩等功法混为一体,同时会导致精神萎靡不振,养成实战时闭眼、迷眼的毛病。太极拳要求:“感觉以外,视觉以内、精神内蕴与精神外观的协调统一”。要求盘架子时不能闭目垂帘,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动中求静、静中又动的太极拳之特点。

三忌低眉下视。

拳谚云:“低头弯腰,技艺不高”,其中就强调了视觉问题。低眉惯了,平时常会目光下视,实战时有下视的习惯,往往不能发现对方出手。太极拳盘架时,除了视觉瞬间的高低左右变化外,一般要求眼睛平视,盯住对方眼睛,不可仰目低眉。

四忌东张西望,怒目横眉。

有此毛病会影响意念的训练,使神态慌乱,肌肉紧张,影响气血运行,使太极拳与其它外家拳混同。在盘架时眼神应安详恬静,不萎靡,不暴目,且眼观六路。不要把头东摆西摇、晃来晃去,而应以眼平视为原则,结合套路具体动作,有调节的做到左顾右盼、俯视扬眉。

总之视觉训练是很重要的,在太极拳习练中要注重养成


<伍> 必须恪守以下眼法四忌:


1,眼不能闭,闭则置敌方动静于不顾,犹如盲人瞎马,夜临深池。

2,眼不能瞪,瞪则意形于色,自己意图被对方察觉,努目露睛更不利于养眼。

3,眼不能滞,滞则呆直不灵,拳势局促萎缩,活泼天机全失,应敌必然被动失措。

4,眼不能散,散则邪视妄动,必致精神涣散,心猿意马,神不守舍。

去损增益编辑分享。


<陆> 太极拳之眼法


眼法要随着主要的手的动作而向前平视。

凡动作变化首先用意识指导内部(内脏)向预定前去的方向作好安排,眼神先向预定前去的方向前视,然后身法、手法、步法跟上去;

所谓“一转眼则周身全动”。

这是“始而意动,继而内动(内脏),然后形动(外形)”的细致的锻炼方法。

这样细心体会地去练,可以逐渐做到:意到、眼到、身到、手到、步到;

说动一齐俱动,说到一齐俱到,“形神合一”。

看人练拳时如何看出他的精神贯注?

首先可以从眼法上来判断。

俗语说:“神聚于眼”,“眼为心之苗”;

有些人在练太极拳时专将目光轮流注视左右手掌;

不随动作的转移将目光前视,对锻炼视力的灵活性和延展及远是没有帮助的。

眼神不灵动,定式时目光不严正地前视,则意无所专注,劲不能充足,神不能团聚,必然使观者感觉到练拳者毫无神气。

那种采用静坐时“垂帘闭目”式的眼半开半闭以及专视手掌的练法,除了对养静有益外,对锻炼视力是没有好处的。练拳时目光随动作转移而向前方远处凝视,既能使眼球神经获得训练,也有助于视力的恢复和增强。

练拳时能够婉曲匀称,气势相连,好像风中杨柳,摇曳生姿,富有节奏的情趣;

是练功夫日久后,身手步协调,上下相随,内外合一的表现;

这是“诚于中,形于外”,里边有情有景,外形上才能显示出气象万千的“神气活现”。而“神气活现”,主要从眼法上透露。

太极拳在演拳时“目光如电”,“目光四射”,“威而不猛”,不但在技击作用上为了识透对方的动向;

所谓“其机在目,敌情预晓”,以及先发制人地用眼法慑服对方;

在艺术形象上也由于目光的灵活有神使演拳富于生命力。

目光经由手指尖或中指间前视,意贯指尖,指肚着力,食指或中指劲到,余指劲也到;

手指尖劲到,足趾尖劲也到。

眼神须照顾上下两旁,要表现出大方、舒展、严肃、沉静的神气。

劲只能贯到九分,神气要贯到十分,劲似乎贯足而尚未贯足的时候,下一势的动作就接着变动。

每势完成时的“似停非停,停而不停”,是太极拳 “势势相承,着着贯串”的必要条件。

“劲断意不断”,“断而复连”,即是指的形式上似乎停顿,而意识仍然贯注,内劲仍然运转。

 楼主| 发表于 2016-4-27 12:4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的运劲路线与麻雀起飞一模一样;

“雀起尾,雀落尾,左摆尾,右摆尾,起尾落尾中心飞。”

这就是五行劲路——金木水火土。

前后左右中。

人体发动机就是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生相克产生不可估量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万事万物必须尊循的自然规律。

不能多,不能少,少了多了就违道。

想走捷劲是梦想。

此劲暗藏意念中,外形淡定难知晓。

 楼主| 发表于 2016-4-27 13:34:08 | 显示全部楼层
练拳得抓住核心,抓住骨盆、脊椎来练;

不要管手脚,立丹田、较丹田、翻浪劲、抖绝劲就是从这里面出。

           天长日久,脊椎敏感了,就明白什么叫“全身是一条大龙了”;

也知道什么叫背后敏感了,才能对敌。

           骨盆有了感觉,各种丹田功就没有奥秘可言了;

不过就是各种腰腹筋肉的锻炼而已。


 楼主| 发表于 2016-4-27 16: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的掤劲是说掤劲要像流水一样能够漂浮起重载的船只。

周身的弹簧力犹如波浪起伏。

掤劲不是凭双手的拙力,而是靠将肩、肘、胯三道气圈松圆散出而形成的掤劲。

掤劲在练拳过程中应贯彻始终。

 楼主| 发表于 2016-4-27 16: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杨锦富 发表于 2016-4-27 16:14
太极拳的掤劲是说掤劲要像流水一样能够漂浮起重载的船只。
周身的弹簧力犹如波浪起伏。
掤劲不是凭双手的 ...

 捋劲的意思是:捋劲要顺对方来力方向,将其来力引进落空。

捋劲不凭拙力而靠内功,用自身的气圈之旋转,将对方来势、来力化解。

 楼主| 发表于 2016-4-27 16: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杨锦富 发表于 2016-4-27 16:15
 捋劲的意思是:捋劲要顺对方来力方向,将其来力引进落空。
捋劲不凭拙力而靠内功,用自身的气圈之旋转 ...

挤劲的意思是:当对方来力时,我之挤劲要使其像球碰在墙壁上、铜钱投在鼓面上一样被反弹回去。

挤劲中含有弹簧力。挤势”为右前臂斜置于胸前,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置于右腕内侧一寸处;

双腿成右弓步,平送腰胯向前运行,内劲挤出。

 楼主| 发表于 2016-4-27 16: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杨锦富 发表于 2016-4-27 16:15
挤劲的意思是:当对方来力时,我之挤劲要使其像球碰在墙壁上、铜钱投在鼓面上一样被反弹回去。
挤劲中含 ...

按劲的意思是:按劲要像河水急流,波浪起伏势必难挡。

按的动作为:双手由胸前向前按出,双腿成左(或右)弓步,平送腰胯。

内劲靠体内十字的水平线催动气圈按出。

做个比喻:走按劲好象是掀箱子盖,内劲要直接作用于箱子后侧的合叶上。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