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楼主: 杨锦富

南京中山陵紫霞湖陈式太极拳辅导点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5-3 09:51:41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的明天,不过就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在哪里障碍,就在哪里突破,在哪里停滞,就在哪里超越;

过得去的是路,过不去的是自己的执着;

人生路上能够障碍自己的,不是山,也不是水;

是自己内心的狭隘和偏执横生的波澜。

突破自己,超越自我,成就真善美慧的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6-5-4 09: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阴阳互为其根。

蓄劲完了是发劲之根,发劲完了是蓄劲之根

别人向我发力是我借力打力之根,我发别人是引进落空之根。

路再长也会有终点,夜再长也会有尽头;

不管雨下得有多大,总会有停止的时候。

乌云永远遮不住微笑的太阳!

人进入低谷的时候是跨入高潮之根。

太阳不会因为你的失意,明天不再升起;

月亮不会因为你的抱怨,今晚不再降落。

蒙住自己的眼睛,不等于世界就漆黑一团;

蒙住别人的眼睛,不等于光明就属于自己!

 楼主| 发表于 2016-5-4 12:4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太极习练场里,每人不同阶段不同感悟,人生百态。

一套拳,一个老师教;

不同的人不同领悟,表达出来则姿态万千;

由着拳这个磁铁,拳中看人性,人性表达拳。

如同女娲用绳子一根,沾点泥巴,一甩,真出了彩。

那么,每个人都在各自追寻着什么……

 楼主| 发表于 2016-5-4 19:24:47 | 显示全部楼层
练拳要保持中正,但同时要避免僵直;

这些都是必须懂得的规矩。

看一个人的拳术造诣,首先要看是否遵循这些细节;

否则就属于从根本上就练错了。

    练拳的作用有内外之分,在外要求身形中正,动作和顺,手足整齐;

在内要求呼吸顺畅,气血融合,心空腹实。

    练拳的最大弊病就在于外不知中正,内不知开阔等病都与此有关。

身形中正是一个恒古不变的准则,

练拳要求身体松沉离不开中正这一规则;

身体稍稍有偏,局部就会僵紧,不利于心静,

更不利于身体的和顺,手足的整齐;

最关键影响呼吸的顺畅,造成气息短促,

气浮于上,不利于健康,更不利于气沉丹田。

    内里开阔是促成气血顺畅无阻,心态放松的关键环节。 

要形成内里开阔,首先肩部要松开,其次胯部要松开,

再其次腰腹部要松开,最后达到心空。

    在练拳过程中先求中正,之后就把内里(整个胸腔腹腔) 无限制的放开;

如此行拳,越练气血越顺畅融合,动作越练越得心应手;

身体将会形成一座开阔的铁塔,有威严状如泰山之感。

    拳入此境,会越练越舒适,叫人陶醉其中。

 楼主| 发表于 2016-5-4 19:46:08 | 显示全部楼层
解决松沉之痛:尾闾放正 两胯完全松开 内功上身.

胯松了后、膝盖有向前走的感觉。

  膝盖痛的根本问题是两胯不松,腿的连接处有三个关节,踝关节,膝关节和胯关节。

膝关节是最松的,踝关节其次,胯关节最紧。

练拳时, 由于胯关节不松,将本来松开的膝关节压死。

所以要想膝盖不痛,要将两胯松开,胯松了,踝关节再松了,膝关节也就松了。

膝痛的问题就彻底解决了。

一般人左膝痛的比右膝多,是因为我们平常踢东西踢人都用右脚,右胯活动得多,比左胯松。

  松胯要下大功夫,也有人天生胯就是松的。

但大多数人到死也不知道松胯是怎么回事。

膝盖是尽量向前走的,膝盖倒不疼了。

其实膝盖有向前走的感觉,是胯松了以后的感觉,胯松的差不多的时候,

两条腿有一波三折的感觉,也不是一波三折,而是一腿三折。

胯完全松了,会感到身体是坐在向前滚动的两条链条上,也就是膝盖有向前之感。

  练拳架要先紧凑、后开展。

   这世间懂得尾闾中正的人原本不多,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是最重要的一把钥匙。

   练拳架要先紧凑,后开展。你要放松的话根本就开展不了,拳架的开展是功夫上身后,内气充沛的结果。

这牵扯到两种练功方法,一种是带着一点力打拳,一种是完全不用力。

  开始是找不到尾闾的,但要注意收臀,学好架子后,要下点功夫;

一开始的气感较少,之后会越来越强烈,甚至气感能带动调整拳架,这都算不了什么;

要练到脚底有轻灵的感觉,才算一段落;

这就是太极拳里的第一个层次,水中走路。

   在第一层次里,因为要收臀,要平衡,一般人是会自动收腹的,收腹是不能作为练功要点的。

收腹是没有功夫的自然表现,所以要把腹部松掉,什么是气沉丹田,在这一阶段,把肚子放松就是气沉丹田。

但松肚子要慢慢松,要练出高功夫,要开始松身体的各大关节。

各大关节一起松是不可能的,传统的方法是要先松肩松肘,这个顺序是不对的。

松肩并不很难,但如果先松了肩,沉劲一上身,下面的关节就被压住,就难松了;

松关节就松两胯关节,松胯真的很重要,你俩胯真的能全松开,全身其它关节也就差不多了;

所以说,松开两胯是纲,纲举目张。

从最初两胯有要松的意思到胯完全松开,没两年还真下不来。

你以为你全松了,可过一阵感觉又松到了一个新的程度,

所以要走平面太极, 走立体太极,一上步就把胯压死了。

  一边松胯,一边要找尾闾中正,走太极猫步,步子也不要大,不要大过正常走路,走时收臀, 

头部平稳,脚不要向两边撇太大,更不要落脚转脚,耽误时间,走猫步是要走量。

  蹲墙术是形神庄的辅助功,该松的该正的感觉有了之后可不蹲了,但猫步就还是不停。

  当松沉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有痛关。

   当松沉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有痛关了,松沉之痛。这关有些人用了十年才过,有些人没过去。

主要原因就是尾闾不正。尾闾正了,向下沉得快,内功上身也快。

   再讲气沉丹田,先是两胯有松动的感觉,大概是练拳九个月,十个月尾闾正。

十一个月半肚子松下来了,一松下来尾闾好像往后翘了,陈氏拳的一些师傅认为气沉丹田就要尾闾后翘,也算是练功的一种方法。

但是要把后翘的尾闾再收正,收正以后再松腹,松腹以后再收正。

任何时候,尾闾正中都要排在第一位。

同仁堂的六味地黄丸是要九蒸九晒,松腹正尾闾也差不多。

一劳永逸的方法就是修安般念,来腹式呼吸还不行,到随息阶段,尾闾就正了。

   松沉之痛的彻底解决,一是尾闾放正,二是两胯关节完全松开,三是要有内功上身。

这内功上身的标志就是在松沉之后的脚底轻灵感。

太极拳的第二层意思,水中游泳。

   重中轻才是功夫就是这个意思,刚进入第二层时松沉之痛还没有完,但好象买了保险一样,你可以松一口气。

此时的松沉之痛恢复得很快,练时痛,不练就不痛。

练到一半觉得踝骨痛,就停下了休息,二十分钟后,再开始练拳,将整套拳打完。

   两胯关节松的差不多了,你要根据你的感受,来调整练功的架子和运动量。

   松沉之痛完全过了以后,是一周一个变化。

太极拳的松沉劲和轻灵劲是好东西。此时再来注意松肩。 

松胯是修理自己,松肩是修理别人。

自己还没修理好,是不能修理别人的。

 楼主| 发表于 2016-5-5 08:43:2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我的徒弟的答案

@南京+杨义勋

杨师父的作业:

松胯是修理自己;

松肩是修理别人。

我的理解是就其拳理来说;

松胯是为了自身的松、活、灵、轻、柔、顺,使其整体符合太极状态,

达到脊柱行拳、以胯带动四肢、不妄动、不主动的要求;

而松肩是在松胯的基础上,以肩催、肘随、手领的使其由内向外发散至末梢的劲力,

如执鞭~其力根植根于~胯(腰),

而力达鞭梢的弹抖。

其过程是连绵的、不间断的、

看似柔软而力量无穷的。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Y8OSM1NHC$]3CFH@G11Q%I.gif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Y8OSM1NHC$]3CFH@G11Q%I.gif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Y8OSM1NHC$]3CFH@G11Q%I.gif



 楼主| 发表于 2016-5-6 16:5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太极拳,悟明很重要,懂得理才能做;

但懂得了不等于你就能会。

因为悟和练上身是个过程,这个过程很漫长,需要勤练;

而且要练的正确,需要明师给与指点;

而这个明师要有自身悟练的实际经验。

学太极拳不能速成法,它是个艰辛持之以恒的磨练过程;

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所以要学而悟明,练而脚踏实地;

逐步的体会每个过程,积累功夫,告诫自己努力才能成功。

 楼主| 发表于 2016-5-6 16:59:53 | 显示全部楼层
行太极拳是

圈内打人,力在一线,具有穿透力,伤疾脏器。

圈外打人,力在一片,具有棚劲力,只伤表面。

前者为阴,后者为阳。刚柔相济力大无穷。

 楼主| 发表于 2016-5-6 17: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的沉肩坠肘指出一种身体状态。

太极是环形旋转;

肩不下沉,肘不下坠;

就成不了弧形运动,没有弧形就没有旋转,

没有旋转就没有内气环中生;

没有环生意气,就产生不了离心力和向心力。

没有离心力和向心力,就不能够採气回归;

不能够发放内力。

 楼主| 发表于 2016-5-6 17: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是内家拳以练里面为主,练外为次。

里面是练精气神,外面是练筋骨皮。

精气神好,筋骨皮自然好。

练肝练肾筋骨壮,练心练肺血气旺。

脾脏旋转周身旺。

肾主精,肝脾主气。心肺主神。

精旋气转神就现。

如果只练筋骨皮,伤害自己又何必。

太极定式一瞬间;

多数时间内旋转。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