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楼主: 杨锦富

南京中山陵紫霞湖陈式太极拳辅导点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4-30 19:2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把拳架分解开来,拿出一部分拳势单练,待到练好之后再合起来练。
每一势,皆可就地反复地练;
正着练,反着练,内外俱练,既练太极之气,又练太极之形。

 楼主| 发表于 2016-4-30 19:30:17 | 显示全部楼层
行拳时意念很重要,一起一落,要有排山倒海之势;
不能抢动作,要有大将风度,要把气势表现出来。
要想象自己是站在一片汪洋之中,一招一势,如浪起,如浪落;
又如同运笔练书法,一笔就是一笔,每一处细微的地方都要运笔到位。
 楼主| 发表于 2016-4-30 19:3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不是用语言所能表达的技巧,是真正悟练到家的功夫。
理解啦才能练,否则只能是盲目的做操。
都取决用意不用力的点上。
这个点的深意很少有解释明白,因为如果都明白了,太极拳也就人人都会啦。
 楼主| 发表于 2016-4-30 19:4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行拳时,无论动作是伸展、还是收;
都要注意通过旋转使自己的内劲(或意念)下沉至脚底,呼吸会自然成吸的状况;
动作越深沉缓慢,气息越长。
“呼”的状况是无须去想的,每到动作转换时一放松会很自然的感觉的。
 楼主| 发表于 2016-5-1 15:5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就像写字,谁都会写,没几个成为书法家的。
陈发科在北京教拳30多年,学生不少于一千人,出色的成名的也不过几个人
大师不仅是行拳漂亮(也不一定漂亮),更要有功夫的内涵,
但是这需要很多精力投入、悟性挖掘的!
 楼主| 发表于 2016-5-2 12:5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的看“圈”与看拳!

晚风轻拂,一趟拳的时间,抚平尘绪种种,享受独处的安然与放松...这就是静的享受。

太极是人生的一场修行

“要想拳练好,必把圈练小。”进而无圈的各个晋级阶段。

既然是个“圈”,总要有个中心或者叫做圆心。

一般来说,太极拳以丹田为中心。

习练太极拳之初,往往对丹田没有直接的体会和感知,那不妨先以腰胯为运动的中心;

太极拳讲“主宰于腰”。是以腰胯为中心的一个过程;最终还是要体悟到丹田。

因为腰胯属于有形有相的身体部位,过于执着于以腰胯为中心难免为形所累;

难以进一步体会太极拳的奥秘。

而丹田是无形无相的一种体悟,则能够较少受身体的局限。


有了圈的中心,再看圈的大小。

初学者看拳,往往看拳的发劲,看震脚,是否刚猛,是否整合,发劲是否给人以摧枯拉朽的震慑。

但随着所学、所练的深入,应该进一步看圈。

发劲属于练拳之后的具体应用,属于结果;

圈的大小才更能看出拳的内涵和所处阶段。

这也要自身有所体会才容易理解和感悟,才能够看得出来高手的精妙之处。

否则,虽然是觉得对方的拳架好功力深,但具体好在哪里、深在何处,无从得知。

看过了之后就忘了,一无所得。

更有甚者,看过之后真正的内涵没学到,仅仅学到了皮毛和花哨;

自己行起拳来也总是在细枝末节上玩花样;看似好看,实则用处不大。

所以,太极拳也分为表演架和功夫架。

练习表演架为了给别人看,尤其是给外行人看,为了让人看了觉得热闹、漂亮;

自己平时则练习功夫架,更容易体会太极拳的内涵;

以及自身健康、功力、修为的真实受用。


通过丹田为核心的太极拳练习,大圈也好,中圈小圈也好;

并不是周身练出简单整体的一个圈——

如果是这样的话就仅剩下一个大圈了,如何把圈练小?

太极拳的中圈、小圈是通过练拳过程中;

身体各个部位和丹田的充分协调,进而毫无滞碍的达到一个整体;

也就是丹田与身体乃至手脚等各个部位的贯通;

贯通直至身体末端的甚至一个指节、一处皮肤。

丹田可以催动身体各个部位,也可以从身体各个部位反过来围绕丹田旋转。

所以太极拳里有“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的境界;

即是练拳圈小到极致的“无”圈状态。


圈的大小说起来容易,看起来不容易,练起来就更加不容易。

人往往欣赏眼光要高于实际动手能力,所谓“眼高手低”;

所以看得出比自己水平稍高的拳。

练拳走大圈的人,看别人是中圈,能够感觉到对方水平明显高于自己;

进一步看到有人走的是小圈甚至无圈,虽然知道对方水平更高,名气更大,反而茫然了。

因为对方拳好在哪里、水平高在何处,根本看不出个所以然,学不来,也得不到自身受用。


所以,学拳过程中要多看、多思考、多练。

我们往往看别人拳练的好,看过一遍自己也浑身舒泰;

也是自己在看的过程中和习练者进行了互动,不知不觉之间获益。

但光看还不够,还要多练!

 楼主| 发表于 2016-5-2 14: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练习拳架要表现出劲别,是功夫上身所必不可少的;
即加速力到达落点时要表现出:
向外有掤劲;向内有捋劲;
双合有挤劲;向下有按劲;
双分有采劲;发出有挒劲;
手腕出了方圆有肘劲;
肘臂再出方圆有靠劲。
久练久习,即可使八门劲从无到有,从有到强,做到名副其实的太极拳的八门五步。
 楼主| 发表于 2016-5-2 14:50:11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掌握、控制、利用、升华人体各项功能的过程叫:
修行、修炼、也叫:“修心养性”。
在拥有人体强大功能功力的基础上,以暴力制止暴力的行为叫:“用武功”。
以暴力结束战斗的方式叫:“动武” 总之止戈为武。
动武时运用的方法叫:“武术”。
记载武术招式的形式叫:“套路”。
武术、套路;易学、易练、容易忘。
正所谓:“练武不练功 到了一场空”。
功夫、武功;易学、易成、永不丢。
正所谓: “功夫不负有心人”!
 楼主| 发表于 2016-5-2 18:34:39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里提到过一个很重要的定律,叫做“女七男八”。

女七男八的意思就是女子的生命节律跟七有关;

而男子的生命节律跟八有关。

  女子每隔七年,生理上会发生一次很明显的改变;

而男子是每隔八年会出现一次生理上的变化。

所以在这些节律点上,男女都要注意养生以应对身体上所发生的变化。

  即男性的成长周期是八,也就是每八年有一次生长变化;

女性的生命周期数是七,每七年体现一次大变化。

人们可以根据不同年龄的身体变化,调节营养、养生、保健;

让身体按照自然规律,更好地生长变化。

 楼主| 发表于 2016-5-2 18:4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黄帝内经》上的记载;

女性7岁、14岁、21岁、28岁、35岁、42岁、49岁、56岁、63岁是女性生长变化的几大周期年龄。

具体而言,女性一七时,开始肾气旺盛,更换牙齿,头发生长加快;

二七时,任脉通,太冲脉盛,开始有月经,能怀孕生育;

三七时,肾气平衡、平稳了,发育基本完成了;

四七时,筋骨最强健,头发长到极点,身体达到顶峰;

五七时,面容开始憔悴,头发开始掉落;

六七时,三阳脉开始衰落,面色枯槁,头发白了;

七七时,任脉虚,太冲脉衰少,进入绝经期。

  从这个生命周期可以看出,女性在28岁时生理上达到最佳状态,身体最健康;

28岁后,开始走下坡路,尤其是到了35岁,衰老就在面部明显表现出来。

所以,从28岁开始,女性就应该注意保养了。

女性养生要注重养血、活血,因此可多吃些大枣、阿胶,注意饮食规律与营养。


  男性是八年一周期;

8岁、16岁、24岁、32岁、40岁、48岁、56岁、64岁,是男性的生长变化年龄。

按内经解释,男性一八时,肾气开始充实,头发茂盛,牙齿更换;

二八时,肾气盛,天癸至,有了生殖能力;

三八时,肾气平和、均衡,身高也达到极限;

四八时,筋骨强盛,肌肉健壮,生命力达到极点;

五八时,肾气开始衰落,头发脱落;

六八时,头面部的三阳经气衰微,脸色枯焦,头发变得花白;

七八时,肝气衰微,筋脉迟缓,行动不便,精气不足;

八八时,牙齿、头发都脱落,没有生殖能力了。

  可见,男性身体最佳年龄是32岁,40岁后就该注意养生了。尤要重视补肾养阳。


  懂得了女七男八的道理;

我们就洞悉了生命的节律,就可以应该顺势而为。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