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练习太极拳可以将其作为一个有机整体;
遵循太极拳运动的规律和特点,按层次、单元肢解,分步骤进行练习;
走一条由综合到分析,再加到综合的路子。
具体练习方法如下:
一、先将“重心倒换,缠丝功”等带规律性的东西从套路中 “肢解”出来学习。
有利于技术的定型和拳理的灌输。
二、将重复较多的单式(如六封四闭、单鞭、懒扎衣等)从套路中肢解出来学习。
这能加深对动作的理解,提高掌握技术的程度。
三、将某些动作变化较复杂的小段—斜行——倒卷肱等从套路中肢解出来学习;
集中精力各个“击破”,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四、将单式及“小段”前后的动作连接起来,并逐步渗开、连长,直至将整个套路贯通;
完成由小肢解至大肢解到合成整体的教学任务。
将规律性的东西从套路中肢解出来学习,既突出重点、加深理解,又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由于将“困难”(单式、“小段”)放在前面学;
这样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无记忆、改进先前所学动作技术的负担;
并且能使学习在后程不密闭中觉得越学越容易,越学越有趣;
避免了顺式学习时产生越学越难的感觉,滋生厌烦、畏难情绪。
由于是从困难的单式、“小段”入手,逐渐渗开、连长,直到合成整体;
这种由“点”到“线”的“合成”过程,有助于对套路的记忆和对整套技术的掌握;
而且在这一“合成”过程中,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得以主动发挥。
如在学习中观察到,当从一单式或“小段”连接到另一单式或“小段”时;
可以根据老师的指令就能基本完成这种连接,而体验到一种成就感;
学习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学习兴趣明显提高。
需要说明的是,运用“整体肢解法”学习时;
“肢解”不是随心所欲的,它是“整体”的前提出发;
是建立在对“整体”的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并依据学习规律所做的“设计”。
当然,学习太极拳还应注重很多方面;
如对太极文化及拳理的阐释、诱导学习领悟“形神合一”的练修方法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