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楼主: 杨锦富

南京中山陵紫霞湖陈式太极拳辅导点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5-9 16: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内气的运行和内功的实现,也要有心灵相通本事。

所谓心灵相通本来是指人与人之间的;

思维、观点、见解、理想、追求、感受、品味、爱好、兴趣、交际、学识等等,

多方面能取得大体上的一致;

并且心心相印地相互关爱的行为表现与心理感觉,

在未告之的情况下也能予测到对象方的心思与想法、以及行动规律与方向。

而练内功也要有这种精神意识,

体内的天气与地气,在人气主观意识的管控下和求之欲望下,此二气更是心灵相通的。

为什么会心灵相通?

人与人之间是在朝夕相处的情况下,学识与智能水平相当;

并且长期相互交心式的交谈和商量,志同道合,有着不离不弃的感觉。

那么内气内功达到这种地步,

就会随心所欲,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相互凝聚。做到心到,意到,气到,形到。

太极拳内功的实现必须长期进行磨合融合。

就会有近水知鱼性,进山知鸟音的境界。

 楼主| 发表于 2016-5-9 16: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的心灵感应。

心灵感应是对于外界的人或事的一种感觉和反应。

必须心静如水才能够有这种感觉。

用在推手上叫听劲。

无需接触对方的肌肤。用毛巾蒙住眼睛也可以推手,就是心灵感应。

不懂的说是迷信。懂的才知道。

这种能力的实现,就是平常练太极拳的结果。

是下意识的积累而形成的本能反应。

 楼主| 发表于 2016-5-9 16: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字加一点,在肩上则是犬字。
在裆里才是太字。
太极功夫高下就在这一点里 ;
大字加一点,核能力无比;
忽视这一点,沉睡到永远。
 楼主| 发表于 2016-5-9 16:2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凭裆来定,劲路走五行,东西南北中,内外整劲生;


 楼主| 发表于 2016-5-9 16:33:35 | 显示全部楼层
练太极拳必须从胯根解决问题。

这样一小动就带动全身。核心是由里往外。

千万不能够从地方带动中央。

也就是从外往内;局部与整体的如何扩散的问题。

江河的水不能够倒流,倒流就是洪水泛滥,人合为鱼鳖。

不规范的太极拳就是伤害膝盖、脊椎骨。

没有抓住那一点点的中心。

 楼主| 发表于 2016-5-9 16:40:32 | 显示全部楼层
虚实转换的诀窍。

太极重心的转换就是裆的微型虚实的转换。

基本上没有动作,就可以180度的大拐弯。

动之豪厘,跨之千里。也就是三角形的顶端是无限小,跨度无限大。

这个顶端就是我们生门。吸收个精华无限多,质量无限小。威力无限大。

掌握了这个诀窍就不会伤害骨骼之膝盖和腰。

大多数的人的虚实的转换,是膝盖。这样大错特错。

两个胯和一个中心裆组成虚实转换的中央。

在一个中心两个不固定的位置上旋转,既有重心,而不知其重心何在;

是太极拳运作源泉,是阴阳变化之枢纽,动静开合,虚实变幻之裆机。

所谓“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

两脚有虚实,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两手有阴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或忽阴或阳、亦阳亦阴;

这是阴阳消长重心虚实变换之关键。

打拳的意念之重点就在此处。

 楼主| 发表于 2016-5-9 16:42:58 | 显示全部楼层
裆劲也是胯劲,胯的平衡、松沉、都决定行拳中的稳定、中正;

所以说跨不平体不正,胯不沉难旋沉。

裆中一点在于尾闾,这个点才是太极指导中心。

他相当与胯的支柱中心点。

中正的内支柱,也是圆规的终结点。

没有这个点;就没有体的柱形;

没有圆规的整体运行路线。就没有圆点。

 楼主| 发表于 2016-5-9 16:4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不是肢体运动;

他是个整体的圆弧线的划动;

包括每个运动所行的路线都要在圆中行走。

不论大圆小圆,都要在体内划圆,那就是丹田的运动;

丹田运动是气息的核心,他是整体那机器的发动机;

人体骨骼、肌体、筋络都是在这个机器的运动推动下鼓荡起来;

包括足底的劲力,没有丹田的储劲,都一事无成。

 楼主| 发表于 2016-5-10 19:54:01 | 显示全部楼层
调整心态才是学习太极的关键的一点;

如果没有掌握到学习太极的要领和方法,练习再久也是门外汉;

太极本身就是一种高深莫测的功夫;

看似简单,其实里面的内涵和功要非常深厚,需要带着平静的心慢慢去悟。

就像一杯好茶一样,需要慢慢的去品,方才知道茶之清甜之香气由内直到舌尖回味。

品茶也需要人心如止水,像水一样宁静;

只有达到这样的心境的基础上,在学任何东西其实并不难;

难就难在心静,坚持。

静能生慧,宁静致远,做所有一切除了修身养性提升自己,就是让自己内心真正静下来。

 楼主| 发表于 2016-5-10 20: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练习太极拳可以将其作为一个有机整体;

遵循太极拳运动的规律和特点,按层次、单元肢解,分步骤进行练习;

走一条由综合到分析,再加到综合的路子。

具体练习方法如下:

一、先将“重心倒换,缠丝功”等带规律性的东西从套路中 “肢解”出来学习。

有利于技术的定型和拳理的灌输。

二、将重复较多的单式(如六封四闭、单鞭、懒扎衣等)从套路中肢解出来学习。

这能加深对动作的理解,提高掌握技术的程度。

三、将某些动作变化较复杂的小段—斜行——倒卷肱等从套路中肢解出来学习;

集中精力各个“击破”,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四、将单式及“小段”前后的动作连接起来,并逐步渗开、连长,直至将整个套路贯通;

完成由小肢解至大肢解到合成整体的教学任务。

将规律性的东西从套路中肢解出来学习,既突出重点、加深理解,又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由于将“困难”(单式、“小段”)放在前面学;

这样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无记忆、改进先前所学动作技术的负担;

并且能使学习在后程不密闭中觉得越学越容易,越学越有趣;

避免了顺式学习时产生越学越难的感觉,滋生厌烦、畏难情绪。

由于是从困难的单式、“小段”入手,逐渐渗开、连长,直到合成整体;

这种由“点”到“线”的“合成”过程,有助于对套路的记忆和对整套技术的掌握;

而且在这一“合成”过程中,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得以主动发挥。

如在学习中观察到,当从一单式或“小段”连接到另一单式或“小段”时;

可以根据老师的指令就能基本完成这种连接,而体验到一种成就感;

学习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学习兴趣明显提高。

需要说明的是,运用“整体肢解法”学习时;

“肢解”不是随心所欲的,它是“整体”的前提出发;

是建立在对“整体”的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并依据学习规律所做的“设计”。

当然,学习太极拳还应注重很多方面;

如对太极文化及拳理的阐释、诱导学习领悟“形神合一”的练修方法等等。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