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楼主: 杨锦富

南京中山陵紫霞湖陈式太极拳辅导点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5-21 12:5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的缠绕:
腰裆之劲,运行之时,弧形前上,定式下沉;
螺旋内劲,发于丹田,顺逆缠绕,腰隙开始;
顺缠实侧,腹部腰隙,逆缠实侧,背部腰隙;
内练丹田,腰隙为根,实腿一侧,向上螺旋。
 楼主| 发表于 2016-5-21 12:56:50 | 显示全部楼层
习练拳架时;
所谓的慢,是慢而不滞,慢而不停,是初期的练法;
所谓的快,是快而不滑,快而不乱,是后期的练法;
所谓的快慢相间、刚柔相济,是高级阶段的练法。
不管是快还是慢,呼吸都是自然的,要毫不勉强。
 楼主| 发表于 2016-5-21 13: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行拳时胸和背,都是腰脊的一部分。
含胸拔背实际上是腰脊带动四肢运动的一种劲道。
 楼主| 发表于 2016-5-21 13:0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的“沉肩坠肘”看来好像是外在的,但有其内在的意思。
所有动作都是“肘”离“中盘”(腰圈)最近;肘不离肋。
是内里与外面,手臂与周身相合的关键之处;
因此,要求“肘”要曲坠;意向“中盘”。
“沉肩坠肘”到位了,气就下沉丹田,做得充分了,可加强丹田气感;
“气沉丹田”了,自然就“顺项贯顶”,“虚灵顶颈”形成。
“虚灵顶颈”、“气沉丹田”、“沉肩坠肘”这几个要领都做得到位了;
充分了,胯气圈,腰气圈、肩气圈就相应形成了。
最基本的能够做得到位了,其他规则也相应容易做到。
这是因为太极拳的各个规则之间是相通的一个整体;
这恰恰反映了人体各个机能之间是相通的整体一样。
 楼主| 发表于 2016-5-21 14:4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杨锦富 发表于 2015-9-23 09:06
太极拳的独特之处是用动作带动呼吸,从而引动内气在体内运行,练功到一定的程度,就会达到 “腹内松静气腾 ...

站桩点秘:
即大椎上领,舌抵下腭、会阴上提、脚心上提、尾闾下垂;
使周身上下气机平衡、和畅,然后开始定式站桩。

 楼主| 发表于 2016-5-21 15:0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杨锦富 发表于 2016-5-21 14:45
站桩点秘:即大椎上领,舌抵下腭、会阴上提、脚心上提、尾闾下垂;使周身上下气机平衡、和畅,然后开始定 ...

所有的拳术说的放松都是要在紧中求松!
站桩就是紧中求松!紧中松是真松!
求得真松之后,真紧自然就会了,松中紧才是真紧!
练的是紧中松,用的是松中紧;
用真紧打出刚猛爆列来!
不明白这些道理,一辈子都是门外汉!

 楼主| 发表于 2016-5-21 15:5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家拳基本功至关重要。初练时很容易,也很难。
容易的是拳术形式简单而不复杂,招式、动作一看就知道;
都是平常所运用的形体式子,招式、动作入于规矩之中,
如持之以恒,功能自成。
各形式子的应用无不合道。
以别人观看一动一静的运用,有奥妙不测之神气。
而自己还不知自己善于拳术,因动作运用都是平常之理;
无强人所难的式子,所以练时极容易。
难者是练者嫌拳式简单又不好看,肢体形感觉与拳意要求难以协调;
进入功态后万念俱起,导致自身的心性无法控制,以致于半途而废者常有。
或嫌道理平常,无奇妙之处。
因此,终身练习而不能得内家拳综合之道理,以至于认识决定行为。
    人生的自然规则就是委曲求全、以曲求伸、以退求进、
欲取先予、欲擒故纵、知雄守雌、知白守黑、欲多取少、守道执一。
如果刚入门就嫌拳式动作简单或心浮气燥、怕苦怕累、自以为是,
只汲汲于自己的认识;
不去深入了解内家拳之真缔,不持之以恒的用心练习;
何时能出功夫,何谈挑战自我,追求精神的超越。
贪多嚼不烂,少为一招精
一招若精就等于得到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5-21 16: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练架子,再求着熟,更求懂劲,再阶及神明,这是另 一种程序;
练拳架,始自起势……终于收势,还原,这也是一种程序。
而最重要的程序,在于内—外……而以内功为贯串始终之主线。
舍此种种程序,不足以言太极拳。
很多拳理拳法首先需要理解;
不能一知半解;只是认识字,恐怕只能是徒有虚名吧!
只有经过体悟的验证,才能知道别人讲的正确否。
 楼主| 发表于 2016-5-22 17:32:04 | 显示全部楼层
16:42:54
南京+张兆春 2016/5/22 16:42:54
今天上午雨花台飘着蒙蒙水雾,给人感觉有一丝湿润。包括师傅在内今天只到师徒四人,虽然人少点,但课程师傅照旧进行!我的收获颇多,对根的认识更加清楚了,在行拳时也能实实在在找到劲道,如起势,以拇指领劲双手顺缠,这就是起势的根!同时领悟到了根根相催真谛。肘是手的根,肩是肘的根,脊椎是肩的根。一级管一级,层层有续,节节贯通,劲道相催,连绵不断,师傅的太极根奇妙无比!以章法行拳周身掤劲足,无断劲,呼吸匀畅,人不累!每次定势以尾闾作根松沉转换是无缝对接,过程非常舒服!大家不防试试?包你爱不释手。一点体会共享!谢谢师傅!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NWTV~(499XO20R07L]X~C~C.jpg
17:27:56
南京桑梓 2016/5/22 17:27:56

南京+张兆春
这个人打了30年太极;推手也不错;可是看了我的拳,跟我学习后,才觉得以前打的是太极拳操;现在是学习太极拳;练的太极拳,学习了我的方法后,和别人推手就如稳如泰山;别人问他,你这几个月怎么这么长进啊;他哈哈一笑;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FTT7YWT$})Y])IBSYBQIJF8.gif


 楼主| 发表于 2016-5-22 17:4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就是一种;在于各种门派的太极拳;是因为每一个人对太极拳的理解不一;都是认为自己的好,而创建自己以姓氏命名的太极拳;都可以理解;但是我们学习时,首先需要明白什么是太极拳;然后再吸取各家之所长;还其太极拳的本来之面目!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