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站桩要出来重力感,这是全身出整劲的外部表现。
还有就是身体愈发的粗壮,特别是胳臂腿。
腿部的抓地感尤其强烈,有扎到地里头的劲头。
而胳臂则变得沉甸甸的,两个手掌涨呼呼的。之后就是天生人高马大的,也会感觉自己胳臂是轻飘飘的;
这个出来了,就是筋骨膜的密度增加了。
一个人骑着摩托风驰电掣的冲过来,你要在前头拦着那是找死,但如果你在他侧面,也许一个指头就要了他的命。
武术里的“横劲”,就是这个。
直,有长直和短直之分。
长直好破,短直不好破,比如拳击里的勾拳。
打不了横劲的,因为没得身法,你想过过不去。
腰马腰马,腰在前,马在后。凡是马步桩下过功夫的人都知道:
虽然吃苦受累的是下边两条腿,可真正强健起来的确实自己的腰。
从脚后跟到尾椎骨的两条大筋,又分成两条过了肾俞。
随着马步的功夫深厚,腰板就愈发坚挺强健。
腰板这地方一健壮,连着两条胳臂也有了力量,这就是把浑身的筋练到一起了。
如果我们把武术内功修炼进行一下系统的梳理,那么首先是桩功。
桩功分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以养助运,如无极桩、浑圆桩;
第二个层次是运养兼备,如马步桩、三体式。
无论内家外家,养气为第一要务。气是什么?
就是血液循环。打坐可养气,浑圆桩可养气,无极桩可养气。
但养气之先须明心见性。
那么气血是怎么从脚底上来的呢?
五趾根扣地,此时五脏阴阳两经及三焦之气由此向上升发。
先要过膝盖这一关。打拳对膝盖是怎么要求的?
弯曲、上提、气血就过去了。然后到了裆部。
提肛合着尾椎向后一顶,臀部两肉自然紧贴在一起,这一翻就上去了。
再结合上面所说的,周身力量就整了。
站桩得站出沉重感,但是在日常行走中也要时时体会自身的重力,身上就开始有东西了。
这个桩,无极桩可、浑圆桩也可、马步桩亦可,三体式皆可,出来的东西都是一样的。
你有了沉重感,就可以试试自己以整力出拳的效果;
力从脚上起,一拳出去,威猛无比。所以内家拳不需要练肌肉和硬功辅助。
内家拳,站桩是根本。拿一块手表放在前头,下了玩儿命的心站那里。
不如此是熬不住的,因此一天比一天多站一分钟那么坚持。
一个多月以后就过了五分钟,也就熬过去了。很多事,过去了才晓得究竟,其实不难。
无论马步、两仪还是三体,你有了功底,往那一站,那叫推挽不动。
反过来说,你碰碰别人,别人就得动。立地生根,有了根才有了力。
力从脚下起,没有桩功,身上的劲就不完整;
上下半截,是打不了人的。其实站桩就是静态的内外三合。
事多的都是没练出来的,练出来的哪有那么多事?
自己躲着乐还不够呢。从明心悟道上去体会自己练得那些东西,这个才是正路。
要把自己那颗心放稳了。
武术进门,第一步是什么?换劲!
要把普通人身上的僵硬、紧绷之力全部换掉,换出来的才是可以用的劲。
在自己身体这个系统内,做到气血周流、圆融无碍,最忌讳的就是使拙力。
拙力是局部之力,是肌肉之力;
凡是用力的必然导致气血隔断,久而久之不仅练不出功力;
还容易损伤身体落下病根。练武术一辈子都在练这个劲。
太极拳打人可以后发,但一定要先至。
这里要说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身法和眼法的事。
很多练太极拳的人技击时面对对手完全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
那是你身法眼法还没练出来。
练时不要硬,太硬了永远找不到根劲,就谈不上整体发力了。
你找到根劲,慢慢把它培养宏大,用的时候只是随手而发的事情。
前提是要能松的下来。这个松不是垮,而是辩证的、相对的松。
在运动中、在发力中寻找松弛的状态。我们百分之九十九都是松的,就要命那一下是坚硬的。
越能松的下去,出来的劲越厉害。
别自己跟自己较劲,那不是内家拳。
凡是自己较劲的,日久天长看着肌肉坚硬似铁,其实里头都是死肉,遇见明白的都找不到北。
而且,因为你伤了筋,也就伤了血脉,内脏慢慢就损伤了。
里头要通畅,外头无论柔软还是刚猛,里头是鲜活通透的,没有半分滞碍。
谁要是平常练拳跟拉不出屎来似的,就好好找找毛病。
太极拳是从脚跟把意思连到手上连到全身,就是个整劲。
脊椎骨是发动机,尾椎骨是开关,胳臂腿是发动机连着的四个轱辘。
练的时候从根到梢;
把劲练整,所以要慢,慢才出功夫。
练得时候梢引根随,讲究一个快!
从练武本身角度说,你没有腿等于没入门。
腿出来了腰才能出来,腰出来了胯才能出来,腰胯有了才能找到脊椎,才能慢慢找到根劲,才能打出整体的合力。
说练拳觉得美觉得舒服,可不是说偷工减料。
练功累不累?自然是累的,不累那不就是吃喝玩乐了。
虽然累但却不苦,心里头甜;这才叫真乐趣,真的舒服。
刚开始几年练拳一定要慢,是为了细心学好规矩。
入门先站三年桩,桩功成了行走坐卧都不脱规矩;
再转移到拳路。几年以后规矩都在脑子里抛不掉了,才可以快;
行太极拳肩膀是松开的,手是耷拉着的,就是不让你用后天局部之力。
胳臂上不用力,要回到身体里头来找,找到了脊椎骨就找到了用劲的根源。
蛇之绕、鱼之游、兽之搏、虎之扑安……百兽万物之运动,力量均源于脊骨。
如在水中抓住鱼,刚离水面它便会猛然扭动背脊脱手而去。
一个壮汉不一定能抓牢一条鱼,因为鱼也是脊骨发力。
如对方给你一拳,你随意一接,看对方能否旋转着栽出去;
如果不能,就证明你对脊椎发力还没有掌握。
刚开始练拳,手走手的路、脚走脚的路;
然后慢慢的手也不管了,脚也不管了,就剩下身子,只有身子在动,那就算入门了。
一个身法过去就倒了。
练活了尾椎,活了脊椎,体会到了脊柱发力,就知道身法的秘诀就在这里。
如今的太极拳百分之九十几都练错了!
太极拳能不能打人?过去习武者学拳就是为了靠这个拳术生活;
现在就完全不一样了,只管强身健体,甚至只顾姿势优美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