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雨:
师父好
周雨:
方便
丁玉英:
谢谢杨老师,老师武友们,大家好
李功科:
有请师父隆重介绍……[机智][耶][茶]
李功科:
大家呱唧呱唧
我:
@英英 你好!自我介绍一下你自己和儿子吧!可以吗?
丁玉英:
呵呵,好的,谢谢老师
我:
@英英 她的儿子很优秀;
李功科:
那就重点介绍她儿子吧
丁玉英:
我儿子叫袁浩文,22岁,初学太极拳,请老师,武友们以后多多指教
丁玉英:
我们是内蒙巴彦淖尔市人
我:
视频;拳架照片;练拳经历。
丁玉英:
呵呵,我学了一年多太极拳,儿子学了一年了
刘建新:
丁玉英:
视频太大,传不到微信上
丁玉英:
老师,这样可以了吗
我:
你的拳架都是侧面的吗?
丁玉英:
呵呵,正面的有,就是不好,我找找
李功科:
黑衣服,是高手
我:
太极拳的步法是:不丁不八;不弓不马。
郑建明:
看得出来学的竞赛套路
郑建明:
跟传统架子有点出入
李功科:
都没有含胸
丁玉英:
呵呵,你是高手,这就是竞赛套路的拳照
郑建明:
感觉有基础了
丁玉英:
我学过一年竞赛套路
我:
是的;还经常获奖;她的儿子也是
李功科:
大拇指
丁玉英:
呵呵,打的一点不好,不懂理法,向大家学习
我:
表演的很好呀!
李功科:
师父说的太好了
我:
这就是目前的现状啊
李功科:
@杨锦富 师父,您刚刚的话里是着重表演,还是着重好?
丁玉英:
有个竞赛套路的视频,大家看看,学拳一年时拍的,完全不懂拳理,就跟着大家伙一起练的,看了就当是让大家开心笑一下
我:
@功科 你好!可以让他儿子到你的单位当保镖;你又多了一个拳友那!
我:
表演啊!
李功科:
@杨锦富 师父,我现在也是打工的
我:
培训一下;给你看家护院咯!@功科
李功科:
@杨锦富 师父,不带您这样的。
李功科:
很科班,很李德印
丁玉英:
呵呵,那会儿也经常在电脑上模仿李德印的教学视频
李功科:
开始就野马分综,师父,您啥时候教我野马分综,都四个月了快,还是金刚捣碓
郑建明:
打得舒展大方,动作优美拿奖是应该的
郑建明:
还好才练了一年
我:
@功科 你的金刚捣坠过关了吗?
丁玉英:
呵呵,谢谢老师夸奖,只是肢体动作,完全没有内在
丁玉英:
呵呵,一年就忙忙碌碌学架子了,学了大约有十套拳
我:
今天早上看了刘奇的金刚捣坠,有点意思了。也差不多三个月了;就是一个动作。练好了基本功基本上就有了。
我:
@英英 可以把你的儿子拉进群里交流吗?
丁玉英:
他现在上班,等晚上吧
郑建明:
我们一个月学一式,还经常要回炉
我:
刘奇也是博览太极拳的全书;96年出生。大一开始练拳,现在研一;
丁玉英:
呵呵,你们学的才是真东西,我只是学了架子,没一点用
郑建明:
学了三年到现在也一直是二十四式,问题是还有好多问题
丁玉英:
学了那么多,到最后也只练一套来学拳法,其他的都不打了
郑建明:
要说真东西,也就那么点东西,虚领顶劲,沉肩坠肘,立身中正等等。
李功科:
@杨锦富 师父,我感觉自己是
李功科:
没学好
曹存:
@南京郑建明 我也是要回炉
李功科:
虚领顶劲,难啊
刘建新:
要说真东西,也就那么点东西,虚领顶劲,沉肩坠肘,立身中正等等。
我:
虚领顶颈
我:
刘奇大四开始和雷慕尼的徒弟张志清学拳;
我:
现在把以前的都忘记了;就是一个金刚捣坠。
郑建明:
就讲坠肘,能做到的就不多。好多“大师”都坠不下去。
我:
练拳与打拳;劲与颈是不一样的含义;希望你们注意。
郑建明:
颈是大椎。刚刚没细看师父说的是。
李功科:
师父的文章里有虚领顶劲和虚领顶颈,很有深度
李功科:
绝对是宗师级别的
李功科:
@杨锦富 师父,我看的很仔细的
我:
太极拳行拳时注意把劲沉于脚底;
凡胯的进与退、左右的旋转都必须用脚底的蹬地劲;以及脚底紧贴地面左右拧转的反作用力来带动。
以“野马分鬃”为例;力的传导通过脚——膝——腰——躯干——肩——肘——手节节贯穿;
练习越久,经络越通。
我:
太极拳在行拳的每一式将完成时:
全身的相互配合要做到百会穴微微上提,脊椎节节拔起、虚虚对住,尾闾前适,命门穴微往后鼓,肩关节下沉,韧带似乎有对拉拔长之感,且目光向前方极远处前视,似乎将劲放松到天边,意远则劲长。走架时每一定式都应如此,则能形成一身备五弓之势,弓拉得越满越圆“箭”射得越远;
而达到收放自如的目的。
我:
身备五弓含三空;以上是关键!
李功科:
师父,这两天韧带痛,所以净是在感觉转胯了,现在的感觉是转胯比转腰轻松省力
李功科:
但是您说的十三胯,太难了
我:
需要穷其一生的精力去悟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