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楼主: 杨锦富

南京中山陵紫霞湖陈式太极拳辅导点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2 17:5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周雨:
师父好
周雨:
方便
丁玉英:
谢谢杨老师,老师武友们,大家好
李功科:
有请师父隆重介绍……[机智][耶][茶]
李功科:
大家呱唧呱唧
我:
@英英 你好!自我介绍一下你自己和儿子吧!可以吗?
丁玉英:
呵呵,好的,谢谢老师
我:
@英英 她的儿子很优秀;
李功科:
那就重点介绍她儿子吧
丁玉英:
我儿子叫袁浩文,22岁,初学太极拳,请老师,武友们以后多多指教
丁玉英:
我们是内蒙巴彦淖尔市人
我:
视频;拳架照片;练拳经历。
丁玉英:
呵呵,我学了一年多太极拳,儿子学了一年了
刘建新:

丁玉英:
视频太大,传不到微信上
丁玉英:
老师,这样可以了吗
我:
你的拳架都是侧面的吗?
丁玉英:
呵呵,正面的有,就是不好,我找找
李功科:
黑衣服,是高手
我:
太极拳的步法是:不丁不八;不弓不马。
郑建明:
看得出来学的竞赛套路
郑建明:
跟传统架子有点出入
李功科:
都没有含胸
丁玉英:
呵呵,你是高手,这就是竞赛套路的拳照
郑建明:
感觉有基础了
丁玉英:
我学过一年竞赛套路
我:
是的;还经常获奖;她的儿子也是
李功科:
大拇指
丁玉英:
呵呵,打的一点不好,不懂理法,向大家学习
我:
表演的很好呀!
李功科:
师父说的太好了
我:
这就是目前的现状啊
李功科:
@杨锦富 师父,您刚刚的话里是着重表演,还是着重好?
丁玉英:
有个竞赛套路的视频,大家看看,学拳一年时拍的,完全不懂拳理,就跟着大家伙一起练的,看了就当是让大家开心笑一下
我:
@功科 你好!可以让他儿子到你的单位当保镖;你又多了一个拳友那!
我:
表演啊!
李功科:
@杨锦富 师父,我现在也是打工的
我:
培训一下;给你看家护院咯!@功科
李功科:
@杨锦富 师父,不带您这样的。
李功科:
很科班,很李德印
丁玉英:
呵呵,那会儿也经常在电脑上模仿李德印的教学视频
李功科:
开始就野马分综,师父,您啥时候教我野马分综,都四个月了快,还是金刚捣碓
郑建明:
打得舒展大方,动作优美拿奖是应该的
郑建明:
还好才练了一年
我:
@功科 你的金刚捣坠过关了吗?
丁玉英:
呵呵,谢谢老师夸奖,只是肢体动作,完全没有内在
丁玉英:
呵呵,一年就忙忙碌碌学架子了,学了大约有十套拳
我:
今天早上看了刘奇的金刚捣坠,有点意思了。也差不多三个月了;就是一个动作。练好了基本功基本上就有了。
我:
@英英 可以把你的儿子拉进群里交流吗?
丁玉英:
他现在上班,等晚上吧
郑建明:
我们一个月学一式,还经常要回炉
我:
刘奇也是博览太极拳的全书;96年出生。大一开始练拳,现在研一;
丁玉英:
呵呵,你们学的才是真东西,我只是学了架子,没一点用
郑建明:
学了三年到现在也一直是二十四式,问题是还有好多问题
丁玉英:
学了那么多,到最后也只练一套来学拳法,其他的都不打了
郑建明:
要说真东西,也就那么点东西,虚领顶劲,沉肩坠肘,立身中正等等。
李功科:
@杨锦富 师父,我感觉自己是
李功科:
没学好
曹存:
@南京郑建明 我也是要回炉
李功科:
虚领顶劲,难啊
刘建新:
要说真东西,也就那么点东西,虚领顶劲,沉肩坠肘,立身中正等等。
我:
虚领顶颈
我:
刘奇大四开始和雷慕尼的徒弟张志清学拳;
我:
现在把以前的都忘记了;就是一个金刚捣坠。
郑建明:
就讲坠肘,能做到的就不多。好多“大师”都坠不下去。
我:
练拳与打拳;劲与颈是不一样的含义;希望你们注意。
郑建明:
颈是大椎。刚刚没细看师父说的是。
李功科:
师父的文章里有虚领顶劲和虚领顶颈,很有深度
李功科:
绝对是宗师级别的
李功科:
@杨锦富 师父,我看的很仔细的
我:
太极拳行拳时注意把劲沉于脚底;
凡胯的进与退、左右的旋转都必须用脚底的蹬地劲;以及脚底紧贴地面左右拧转的反作用力来带动。
以“野马分鬃”为例;力的传导通过脚——膝——腰——躯干——肩——肘——手节节贯穿;
练习越久,经络越通。
我:
太极拳在行拳的每一式将完成时:
全身的相互配合要做到百会穴微微上提,脊椎节节拔起、虚虚对住,尾闾前适,命门穴微往后鼓,肩关节下沉,韧带似乎有对拉拔长之感,且目光向前方极远处前视,似乎将劲放松到天边,意远则劲长。走架时每一定式都应如此,则能形成一身备五弓之势,弓拉得越满越圆“箭”射得越远;
而达到收放自如的目的。
我:
身备五弓含三空;以上是关键!
李功科:
师父,这两天韧带痛,所以净是在感觉转胯了,现在的感觉是转胯比转腰轻松省力
李功科:
但是您说的十三胯,太难了
我:
需要穷其一生的精力去悟练!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3 15:0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的坠肘首先要松胯,不松胯就不能彻底坠肘,所以,关键在松胯。
松胯是太极拳的基础,也是太极拳“用意不用力”的要点所在。
正因为如此,所以许多高手谈意、谈神、谈气,就是不谈松胯;
一说如何松胯,实际就把太极拳的全部精华拿去了,把自己的看家本领拿走了。
当然;也可能本身就没有搞明白;也就说不出咯!
所以,不是紧密圈子里的人,师傅是不轻易教导的。许多人自称是什么人的高足,但他打了一辈子的太极拳,也不知道怎样松胯。坠肘的感觉是手上有一根丝线吊在那里,手上不着一丝的力,自然下坠,丝线断,则手臂自然落下。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5 10: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相侠:
早上好  大家早上好
劉奇:
杨老师一直说要感觉坐在板凳上练拳。现在在上课,坐在椅子上,大椎一领,命门后撑,感觉两肩关节被打开,手臂和后背的对拉劲很明显。
这种感觉站起来就没了,还是要能将这种感觉保持在拳架中才行。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5 12:46: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套拳有9种教法;南京的杨锦富
1教样子心生相;
2教手法相成形;
3教步法形不乱;
4教身法形同心;
5教六合图形整;
6教转换进退灵;
7教三性常归一;
8教动静无始终;
9教阴阳两手空;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6 10:5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心语就是心灵的语言。
看,人常讲:眼观六路……;
练太极拳一样;
看人,为人处事。
看形,地理环境。
看动,姿势正确,方向路线,功夫表现。
听,人常讲,耳听八方…...。
太极拳的听劲、思想灵敏、气感体会、气场感觉。
想,思想的正确,做人的敬心,授人的尊敬,平静的心情,思想的专一。
才可以人正、身正、心正,才能大公无私,为人而贡献。
总之,身语、口语、心语此三语之法宝;
是太极拳完美的语言,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和心灵语言的升华。
看其行,可知其艺,“武艺、技术、功夫”。
听其言,可知其性,“性格、性情、想法”。
听与内,动与外,行与人,表现与德。
德,为处世之本,武德之尚,人心之尊。
有技艺、有理论,文武全才,厚德载物,方为人上之人。
德,居首也。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6 16:4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
德,居首也。
丁玉英:
@杨锦富 读老师空间有感:老师的空间真是一个宝库,让人流连忘返,发表的一些东西都是积极向上,有哲理性的,感觉到老师的心态非常好,是个热爱生活的人。还有很多拳法拳理的知识,好多都是在其他处不容易见到的,有的人悟不到这些,所以也写不出来,而有的人是保守,所以也不会把一些真东西写出来,而老师有自己的心得体悟才能写出这些好东西,并且发表出来让看到的喜欢太极拳的人受益,谢谢老师的法布施
丁玉英:
刚在老师空间看到老师说太极之道就是中庸之道,感觉老师说的非常好。老师讲了太极拳是自然拳,是文化拳,是哲学拳,所以太极拳是属于明“道”之人的。道法自然,,道就是大自然,就是自然规律,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都是遵守自然规律的。
丁玉英:
太极拳也一样,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拳法,才能符合人体自身的运行规律,才能更好的运用到身上,也就是说在练拳当中,人的认知是不断变化的,那么打出的拳也是不断变化的,认知达到了哪种境界,太极拳的形象也就衍化成了哪种模样。好比,你只认知到操舞上,那么打出的就是太极操(舞),如果认知到了拳上,那么打出的就是太极拳,如果认知到了“道”上,那么就是以拳入道,会活的更加洒脱自在。
丁玉英:
每一种认知,都会是一个质的飞跃,有些是我们悟不到的,那就需要有明师指点,老师空间的拳理拳法,以及为人处事的道理,让我受匪浅,谢谢老师有这么好的空间,平台让我们学习
我:
@英英 谢谢你的感想;道法自然,说得好!一切违背自然规律的事物都是人们感觉不舒服的。不舒服的感觉是很难得让人们认可的。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7 14:4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周雨:
师兄师姐都帅
周雨:
是的
李相侠:
一样学练太极的,看在谁的团队里,真是不一样啊!!!
李相侠: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周雨:
是的
周雨:
杨哥也来了吗?
周雨:
咱家族的人快全了
李相侠:
咱们欢迎老杨进群吧
李相侠:
@周雨 
周雨:
欢迎杨哥
李相侠:
时间长看不到都快不认识了
李相侠:
看他们的拳架真过瘾。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7 14:5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杨锦富 发表于 2016-11-27 14:49
周雨:
师兄师姐都帅
周雨:

李相侠:
周雨很用心
周雨:
跟不到师父身边学不会
周雨:
着急
李相侠:
我理解
李相侠:
练太极的人太理解了
李相侠:
言传身教之重要
周雨:
是的
李相侠:
更何况高深莫测的太极拳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7 14:5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杨锦富 发表于 2016-11-27 14:52
李相侠:
周雨很用心
周雨:

李相侠:
更何况高深莫测的太极拳
杨义勋:
各位拳友好!想死你们了!又回到大家庭,心里暖暖滴,还有点紧张哎!请多关照、多指教、多帮衬、多交流……!
刘建新:
杨哥,好久不见了
杨义勋:
@江阴刘建兴 建兴好!
田焕春:
@老杨 半个世纪后再次遇到你,开心!李相侠:
刘建兴 建兴好
田焕春:
建兴练拳后越来越年轻
杨义勋:
@榴莲溜溜 @李相侠 
刘建新:
田姐,哪里呀
田焕春:
改天密诀告诉我与相侠
田焕春:
@老杨 
刘建新:
李姐,田姐,明年暑假南京欢迎你们。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7 14:5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功科:
@周雨 任务完成,请特别感谢男主角
周雨:
谢谢师父
周雨:
谢谢@功科 
周雨:
太高兴了
刘建新:
@周雨 师父的拳不好学,这是师父的心拳,纯自然的拳,拳由心发!
周雨:
是的
周雨:
我也用心学
周雨:
@江阴刘建兴 师兄好
李功科:
@杨锦富 师父:其根在脚,偏沉则随,随曲就身,腰胯连轴,能做到了,基本上虚实转换也可以就成了。
周雨:
功科谢谢你分享师父上课内容。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