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楼主: 杨锦富

南京中山陵紫霞湖陈式太极拳辅导点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7 15: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太极拳的弹簧劲?
除了自身素质以外;
更重要是看步法的移动是“蹬”还是“撑”。
“蹬”就是用腿蹬地,或跨或跳,动作比较大。
“撑”可能单看字面是很难理解的;
所谓“撑”,就是“撑船”的意思!
用“竹竿”撑船,杆子撑到河底,又给竹竿回撑力,使船能够往前移动!
在步法中,以后侧腿代替竹竿;
支撑固定好一定的角度,坠内坐胯!!!
将身体的重量悉数坐于腿上,传递到地面,
再由地面反弹而上,形成身体快速推进!
其实猫狗等动物,在捕食时,也是运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的;
先压后弹,如同“弹簧”般窜进!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7 15: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
今天的运手:有的人说是怎么那么晃得起来的。我笑了一下。杨义勋解读:这是松活弹抖的体现。这就是弹簧劲。
我:
@英英 :
老师,我曾经学过两个月的陈式拳,是老架一路,连下套路就不在练了,刚才看了几遍老师打的云手视频,觉得老师打的和其他人就是不一样,首先手脚齐动,对拉拔长的感觉非常明显,老师能给我讲讲陈式云手的要点吗
我:
哈哈哈;很多东西只能面对面的解读;看各人的悟性。有些是文字说不清楚的。
我:
@英英 :呵呵,在南京的拳友都是有福气的人,如果把我生在老师身边就好了,也可以让老师言传身教,出去学拳对于上有老,下有小的我这个年龄的女人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到老师跟前学,是需要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才能去学,我期待着那一天,期待着能够聆听老师的教诲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7 15:4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
今天的运手:有的人说是怎么那么晃得起来的。我笑了一下。杨义勋解读:这是松活弹抖的体现。这就是弹簧劲。
我:
@英英 :
老师,我曾经学过两个月的陈式拳,是老架一路,连下套路就不在练了,刚才看了几遍老师打的云手视频,觉得老师打的和其他人就是不一样,首先手脚齐动,对拉拔长的感觉非常明显,老师能给我讲讲陈式云手的要点吗
我:
哈哈哈;很多东西只能面对面的解读;看各人的悟性。有些是文字说不清楚的。
我:
@英英 :呵呵,在南京的拳友都是有福气的人,如果把我生在老师身边就好了,也可以让老师言传身教,出去学拳对于上有老,下有小的我这个年龄的女人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到老师跟前学,是需要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才能去学,我期待着那一天,期待着能够聆听老师的教诲
丁玉英:
我想,我说的也是好多外地拳友的心声,有老师在身边的人,是让我们非常羡慕的
丁玉英:
虽然我不太懂陈式云手,但我单独练过杨式云手,每天半个小时
丁玉英:
云手虽然只是一个式子,但却是一个很重要的式子,因为好多式子里会运用到它,比如野马分鬃,比如单鞭,一般好老师都会把云手当成基础的式子去教,它看似简单,却有很多内在的东西要掌握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7 15:49: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丁玉英:当老师问我对他的云手视频有什么看法的时候,我说了上面的话,手脚齐动,对拉拔长是我直观的看到的感觉,但是好多看不到的东西对于初学来说,是需要老师给指点的,首先我觉得有两个方面是最重要的,一个是裆胯的运用,一个是肘的运用,当然,在老师身边的人一定学到了,羡慕你们!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8 15: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学永不老,太极八十年。
十岁时,




太极拳不会因为你年纪少,
就不接纳你。
相反,年纪到了这个整数,
就该多接触自己老祖宗的传统了。
开始习练太极,
不仅对于促进青少年的生长发育,
增强其体魄,优化其形体,
还能够养成正确的姿势和气质。
进而平衡身心,
发展智力因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十岁时,




到了“弱冠”之年,
应当自立之志,
不仅身体还要心理,
懂得用「意」不用「力」。
太极拳本身要求刚柔并重,
练拳后血气循环畅旺,
各器官的获氧量相对提高。
这个年龄段的青年练后会顿感轻快,
压力尽消,情绪稳定平伏,
精神亦抖擞起来,
工作学习效率自然提高。
这无疑对这个年龄学习生活紧张、
精神压力沉重的青年人有着正面的帮助。



三十岁时,




已成家立业,为父为母。
有了几年家庭生活的经验。
肩上的担子可想而知。
大丈夫该不再计较妻子的容貌,
深知贤惠比美貌更重要。
懂得理解家人的媳妇比打扮的媳妇更让人待见;
老婆也不再计较老公的身材,
明白健康比身材更有作用。
练习太极拳,
可以舒缓我们疲惫的精神,
补充我们行动的体力和耐力,
用较少的时间取得很好的健身效果。


四十岁时,




应该不再计较别人的议论,
谁爱说啥就说啥,
自己想咋过就咋过。
生活都已经导入正轨,
工作上也是中坚力量,
做事不需要事必躬亲了。
这时候练一练太极拳,
可以帮助我们开启智慧,
让工作生活更加从容不迫。
与其在工作之余,寻找些消遣,
不如学好太极拳,
补一补我们之前亏空的身体。
虽然不能做到高深道行,
但还是可以小隐于市,
否则也对不起“不惑”这两字啊。



五十岁时,




半百之年,曾经沧海,
阅人无数,见惯秋月春风,
不再大惊小怪,历尽是非成败,
不再愤愤不平。
这个时候练一练太极拳,
可以弥补内心上的空寂,
成为精神上的依托,
顺便可以新结识一大批好友,
共同的探讨下将来退休后的积极生活。
看新贵飞扬跋扈,
可不动声色。
看大款挥金如土,
也气定神闲。



六十岁时,




如果从政,该不再计较官大官小,
退了休,官大官小一个样;
如果经商,该不再计较利大利小,
钱是挣不完的,再能花也是有限的。
如果舞文弄墨,
当不再计较文名大小,文坛座次。
这时候很多人都将太极拳作为主要的爱好了,
因为大家都发现剧烈的运动
可能已经超出这个年纪心脏的负荷。
太极拳仍然可以帮助我们
强筋健骨、松活关节,
让我们的身体继续保持健康活力,
让我们继续拥有较好的体能体力。



七十岁时,




人到古稀,
该不再计较的东西更多。
年轻时争得你死我活的东西,
现在只会淡然一笑。
中年时费尽心机计较的东西,
如今看来已无关紧要。
一生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个岁数的老人,
太极拳对于你这个年龄刚刚好,
延年益寿不老春,
太极拳会根据你的体力和身体状况来帮助你,
减缓你进一步衰老。



八十岁时,




八十岁以后,
你就是资深的太极老师了,
即便是完成不了整个的一个套路,
也没关系,做几个太极拳的动作也可以。
这个年纪练两招太极拳,
可以帮助放松我们的身体,
舒活我们的筋骨。
更主要的是,这个年纪,
即便只是摆一个太极拳的定势,
你也足够吸引人的眼球了,
关键是这时候会有很多人向您请教健康的奥秘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8 15: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磁场不合的人,终究不是一路人!
有些人,
你见到第一眼,就感觉很舒服;
有的人,
即使认识了好几年,
见面也是尴尬的几句寒暄。



人和人之间,
一定是存在磁场这回事的。
话不投机半句多。
两个人要是三观不一致,
相处时间就不会太长。




笑点一致的人,
很多梗会笑的很默契,
笑点不一致,
在你看来再好笑的笑话也会冷场;
价值观一致的人,
可以一起讨论近期发生的热点新闻,
价值观不同的人,
讨论不久可能就会在沟通中
升起莫名的烦恼。



有的人说了千言万语仍旧
无法拉近彼此的距离,
有的人坐在对面即使不说话
也被互相的气场彼此吸引。



磁场相同的人,
都会具有某种特殊的默契:
你一个眼神,我就能领会你的意思;
你一个动作,我就懂得你的情绪。



频率相似的人,即使翻山越岭,
也终会相聚在一起;
磁场不合的人,即使朝夕相处,
也终究不是一路人。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8 15: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长成大树,不是每一朵花都能结出果实。同样的,不是每一个人都享有完美人生,不是每一颗心灵都能获得宁静,也不是每一份情感都能走向永恒。缺憾,是一种常态,是理应坦然面对的存在。

如果有人利用你的柔软攻击你,利用你的善良欺负你,利用你的宽容践踏你,请不要哭泣。你的柔软、善良、宽容,是你值得拥有更好生活的资本,也是你立于这世界真实的支撑。

人活着不是为了证明苦难,而是亲历过黑暗,才配拥有光明。

不要为不值得的人,浪费你宝贵的泪水。要为爱你的人,保留你最好的微笑。

如果你选择活在别人的眼里,你就注定要死在别人的嘴里。

活好自己,别让闲人的只言片语误了自己。

独乐,是一个人独处时也能欢喜,有心灵与生命的充实。独醒,是不为众乐迷惑,众人都认为应该过的生活方式,往往不一定适合我们。

因为个人好恶,而影响自己无法做出正确判断,才是不自由。

木鱼虚心,钟鼓空腹。把自己放空,才能容纳万物。



心宁则智生,智生则事成。

修心养性,在沉寂中积蓄力量。心念保持单纯,身体自然健康。

生命如此美好,不该浪费在抱怨上。给自己的挑战:「我要戒掉抱怨。」

如水智慧,随物赋形。

做快活人,境不转心转。

云水随缘,生命之舟顺水推,惜缘不攀缘。

日行慈悲:只言片语皆可布施。


乐观的人只顾着笑,而忘了怨。悲观的人只顾着怨,而忘了笑。

看得透的人,处处是生机;拿得起的人,处处是担当;放得下的人,处处是大道;想得开的人,处处是春天。

在苦中还有自在的能力,才是真正的自在。

少时快乐很简单,老时简单很快乐。

点心灵的灯,行正道的路。

做一个智慧的人,在行云流水般的日子里时时点燃那一瓣心香。

智慧如太阳,可以照破黑暗;如良田,可以滋长善根;如明镜,可以洞悉万象;如大海,可以容纳百川。

我愿说敬语和爱语。只要我的口因正语而芬芳,心中的花园便盛开出一朵花。


所谓人生,并不是与他人的斗争,而是与自己的斗争。为了在这场斗争中获得胜利,最重要的是内心必须坚定,控制住自己的感情和欲望。我懂得了平凡但珍贵的道理:金钱、名誉和权力都如同刹那间烟消云散的一抹灰烬,只有正直的人生才是最有价值的。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8 15: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好的关系,是彼此成就!
最好的关系,不是接受和给予,不是束缚和羁绊,更不是牺牲和将就;
而是彼此付出,彼此欣赏,彼此成就。
世界很大。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相遇相知相恋,唯有变成彼此成长道路上的积极因素;
促使彼此都变成了更好的人,才足够美好,也能稳定和持久。
有生命力的感情,从来都不是互相制约。
而是在我迁就你,你将就我之外,找到两个不同又独立的个体之间的平衡点。
互相欣赏,彼此成就,好过做爱情的奴隶。
恋人相处的最好方式,是一起变得更好,更优秀,而不是在一起原地踏步。
无论是跟恋人,朋友,还是父母和兄弟姐妹,无论相处的时光是长是短,走进我们生命的时候,都带着善意和欣赏。
这感情沉甸甸的,初衷都是“希望你更好”。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8 15: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养成一个大气的人

不要在意别人在背后怎么看你说你,
因为这些言语改变不了事实,
却可能搅乱你的心。



心如果乱了,
一切就都乱了。
理解你的人,不需要解释;
不理解你的人,不配你解释。



因为日久不一定生情,但一定见人心。
人贵在大气,要学会对自己说。
并请相信,真正懂你的人,
绝不会因为那些有的、没有的而否定你。



养好你的大气,

大气不是性格,是一种人格魅力,相信你,没问题。

大气是一个人的气质或气度,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外观表现,是一个人综合素质对外散发的一种无形的力量。



大气不是从小生来的,而是经历生活慢慢培养出来的浩然之气,是一个人对社会、对生活所持有态度的一种意识,是人性的自然流露,装是装不出来的。

大气是谈吐大方得体,处世自然和谐,生活态度平和,不急噪,不懈怠,不该出手的时候呆若木鸡,该出手时让人瞠目结舌。



大气是总能高屋建瓴地去看待问题,让人感觉厚重,像一本好书,让人荡气回肠,不轻不浮,无论从何种角度去看,都不会感觉索然无味,一旦读起来让人爱不释手,受益非浅。

大气是一种忍让。

不轻易拿自己的涵养挑战别人的浅薄。



大气是一种淡泊。

金钱名利浮云过,我心自有明月在。
站起来堂堂正正,倒下去摔成八瓣,藕断了丝就不要牵连,激流勇退,放弃时毫不犹豫,追求时持之以恒,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大气是让人感觉敬重而不是敬畏。

对朋友忠诚,对父母孝顺。站在一定的高度而从不让别人感觉你的高度,更能赢得别人的刮目相看。

沉淀自己,多思考,多学习,齐家、治国、平天下你可以做不到,但内心永远不要放弃。放开眼界,能跳多高就跳多高,能走多远就走多远。

大气就是你自己,把自己养好,养好你的大气!



大气是一种谦虚。

半瓶子水总是在瓶子里晃荡,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轻视任何人,多从别人身上找自己的短处,不崇拜任何人,但很善于多学习别人的长处。

大气是一种态度。

孔子见齐景公面不改色,都是平常人,心中没有神,见贤思齐,而不是惧贤,时刻保持自己的人格和尊严。



大气是一种境界。

海到天边天做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站得高看得远!

大气是一种财富。

和自己身体结合在一起,谁也拿不去,爆发出来让别人叹为观止,隐藏起来让你从容立世。



大气是一种修养。

发怒时要看看发怒的对象是谁。可以和比你高出很多的人发火一万次,而不要和一个乞丐发一次怒。

大气是一种深度。

别人可以猜测不到你内心有多深,但永远不要让别人对你抱有怀疑和敌对心理。

做到真正的大气很难,如果做到就成功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8 15: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站桩的功感效应

站桩时,不管有无意念活动,都要有感觉和反应,正常的感觉有助于水平的提高。一般讲来,在练习时,只要感觉舒适得力、协调平衡,不憋气,不过于紧张,练习后稍有疲劳或留有余兴,都可以认为是正常的,就可以坚持练下去。
练习时,不要针对某一种意念找某一种感觉,那样易流于形式,且可能练出副作用,只要注意精神切实、意念具体就行了。让各种感觉自然而然地形成,自然而然地消失,这样才能把功夫练到自己身上。功夫不到,不要用过于强烈的意念活动。
桩功的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会有不同的反应并表现出不同的功能态,此外,由于各人的体质不同,病情不一,练功目的各异,个体神经敏感度有差异,因而练功者也会出现各种各样、各自不同的反应,对这些反应,一般不必介意,任其自然即可。以下二十一种感觉、知觉和反应都是正常的功感效应,但要注意,不要过于有意识的追求它们。练功不求功,功在其中;求功不出功,枉费心机。只顾耕耘,不顾收获,而收获自得,所谓“功到自然成”。

1、动觉:
人体皮肤上出现蚂蚁爬行之痒感,也会出现肌肉振颤、身体摇晃等动感。蚁行感是气血流行表皮所致,摇晃是人体自身进行自发调整、寻求平衡的一种表现,无需理会。刚开始站桩不久的人,容易出现四肢肌肉颤抖的现象,尤其是腿部颤抖者多,这是桩功适应阶段的正常现象,全然不必介意。一段时间以后,这种动感现象就会自然消失,进入“不动”之佳境。
2、麻觉:
练功初期,会感到皮肤发麻,尤其是手掌和脚掌部位感觉强烈,这是气血尚不够流通的正常反应,久之自然消除。练功到一定程度,麻觉特别是电麻感是人体生物电的反应,是功力增长的表现。麻觉时有时无,有时弱、有时强,练时有、不练无,以后又过渡到练与不练一个样的反应。
3、热觉:
练功时,出现温热感,感觉身上某部位有一股热流在流行,或者全身发热,并伴有微汗,这是气血流通的好现象,即“气不运而自行”,但不能追求,要任其自然发展。
4、胀觉:
膨胀感是筋骨训练中“挺筋腾膜”的正常效应,也是气血运行过程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的正常反应,到了高级阶段会感到周身微胀而及其舒适。
5、酸觉:
一般初练者都会有肌肉发酸或酸痛的表现。例如,身体感到不自在,局部出现酸痛,特别是两肩,尤感强烈。这是因为局部肌肉紧张造成的。虽然站桩强调放松,但还需要一个最基本的力量保持间架的平衡,因此,站桩初期,往往松紧不能协调一致,或者虽然放松了,但松不透,所以出现肌肉酸痛或酸胀的反应是正常的,随着练功的深入,会自行消退。
6、痛觉:
有些疾病患者,练功初期会感到局部疼痛加重。一般来说,这是通过练功后气血冲击病灶的良性反应,符合“痛则不痛、通则不痛”的中医原理。坚持练功,“气冲病灶”的反应会越来越弱,最后疾病也得以治愈了,这是正邪相搏而最终正胜邪败的结果。
7、喜觉:
练功中感觉极其舒适愉快、心旷神怡,喜气洋洋,其乐融融,此时感觉是最幸福、最惬意的时刻。练功中要淡然处之,不能贪恋喜气,过喜伤心气。
8、响觉:
肌肉、内脏、骨骼、关节都有不同程度的不同响动,都正常。如嘶嘶声、嗡嗡声、啪啪声、鸣叫声等,还会有打呃、肠鸣、放屁等现象。
9、沉觉:
站桩中有浑厚、沉实、沉重的感觉,重心下沉,势如“不倒翁”,进一步则有“身如灌铅”的感觉,这是高级功感效应。
10、整觉:
全身似被凝固,动弹不得,两手欲撑不开、欲合不拢、欲抬不起、欲放不下,人体与外界形成了整体,再进一步则会有“体整如铸”、“肌肉如一”的感觉。整体感是站桩中的高级感受,也是浑圆力的外在可感状态的表现之一。
11、轻觉:
周身轻灵如燕,肌肉松柔,柔若无骨。身心同时感到轻松,如欲拔地起飞,随风飘荡。


12、飘觉:
身体飘飘然,既有我,有无我,好像光有灵魂没有了肉体,只觉得周身轻灵飘渺,如一缕烟霞,如一片云朵,身心无拘无束,欣喜快乐,形体只有依稀自知。此时身已失重,但尚未失形。飘觉的出现表明练功者已进入了形神合一、身心合一的境界。
13、化觉:
形体越来越轻,其轮廓越来越不分明,最终形体“气化”,与宇宙自然之气融为一体,这表明练功者进入了“天人合一”的境界。“飘”与“化”在感觉体验上的根本差别就在于:“飘”只失重而不失形,“化”则既失重又失形。
14、空觉:
内无身心,外无世界,这是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天人合一” 的境界是“虚无境界”的“虚”,而“物我两忘”的境界就是“虚无境界”的“无”。这是“炼虚合道”过程中的高级效应。
15、大觉:
感到自己身高体大似能顶天立地。
16、性觉:
心觉恍惚,周身酥绵快乐,阳物勃然举起,似将走泄并不走泄。性觉不同于日常房事中的性快感,性觉是练功者肾气旺盛、性功能增强的表现。如果贪恋性觉,甚至想入非非,引起元精走泄,则有损功力。此时可以用意念把气从会阴往后背,往头顶上带。
17、香觉:
身体内部发出种种馨香。
18、色觉:
身体周围出现白、黄、红、黑、蓝、青、紫等多种颜色,尤其青、蓝、紫、绿为上乘功夫。

19、光觉:
身体有通体透明的感觉,上下四周出现若明若暗的光亮,或者体内向外发出光束,体外形成光团、光圈、浑圆光球。
20、超觉:
超越时空的感觉。有了忘却自我觉,超越时空觉就会自然产生。空间感的超越在忘却形体之时即已开始。事物存在的消失,空间即无从产生。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作为形体存在的那部分空间也就被忘却了,似有似无,若有若无。时间感的超越往往在练功结束后才发现。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洞中才数日,世上已千年”,对时间的感觉缩短了,觉得才练功片刻,但看看钟表已过去了几小时。再一种相反,觉得练了好久了,但实际上才练了一二十分钟。再自我形体乃至自我意识的活动均已忘却的状态下,时间的知觉自然也不复存在。对时空的超越可以说是再“无”中完成的,在感觉到“无”的时候,便超越了时间和空间。
21、灵觉:
遥感、预测、透视、“六神通”等特异功能显现,这是高智慧的境界,是潜意识激活后的直觉反应。入静后对未来事情特别敏感,有预见性,这就是预测、预见、预言能力。身体周围几米、十几米、几十米远的小动物的爬行、走动都清清楚楚,甚至能感知到远处某人的情绪反应、行为状态和心理活动,这就是遥感。入静中还能够看到自己的脏腑、骨骼和经络系统,这种内视功能就是透视。古中医学就是在内证实验中内视体察人体十二经络和奇经八脉的,正如明代医学家李时珍谈到经络起源时所说的“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照察之”,其根据就是人体潜意识激活状态下的透视功能。传统气功修为中的“小周天”功法,就是内视任督二脉;“大周天”功法就是以意领气,意通十二经络;“卯酉周天”功法,则是意通奇经八脉。佛家禅宗则是以“六神通”类指气功修为中的高级境界和特异功能,即:“天眼通”,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东西,能透视人体内脏和物体;“天耳通”,能听到常人所听不到的声音,就是远处极细微的声音也能听到;“神足通”,四肢灵活,手足轻灵,身体轻浮,走路快捷;“他心通”,有常人所没有的灵感,比他人更有先知先觉;“宿命通”,能感知过去的事物,能推测未来的事物;“漏尽通”,练功高度入静后,可以达到清净无为、恬淡虚无、忘我空无之境界,精、气、神不漏。
上述“站桩二十一觉”是站桩入静后的感觉体验和情绪体验,随来随去任自然,不要刻意追求,否则会给身心带来负担,甚至出偏差。
上述功感效应的体验大多仍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之内,气功修炼是从“六根”修入,从“六根”修出,即“六根”紧闭,进入“虚无”、“空无”境界,这便是禅宗心法中的“入处”、“出处”和“了处”。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