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51471|回复: 94

青莲:太极拳聊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0-20 01: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青莲在 2003/10/22 12:40pm 第 1 次编辑]

武术万维网(转贴)
  http://www.wushuweb.com/forum/Announce/Announce.asp?BoardID=66&ID=187577
发表于 2003-10-21 14: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無可置疑"太極拳"在健身和技擊是高層次的, 但不知是否因為名為"太極", 講得特玄: 浩瀚宇宙, 無所不容. 其實人類數十年寒暑與"太極"比較來說何其渺渺,咱們普通人愛好太極拳,亦不過是希望自己能夠防身,健體. 膽敢與天同壽. 習練太極拳是一段漫長而孤獨寂寞路程,因為每個人的體質和領會不同,在習練過程中的感受和效果必然也不同,100位練習者會有100種體會的個案,大家都希望能以別人的經驗來調整自己,但"知者多不肯言,不知者茫然莫解".竊望青蓮老師照顧咱這批後學, 講多些基礎,直路彎路不怕走,祗怕不上路. 謝謝!![DISABLELBCODE]
 楼主| 发表于 2003-10-21 2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子鈞先生说的非常有理,我们研究太极拳要用客观的、科学的态度来对待。不能相信那些故作幽深玄妙空衍之谈,或牵强附会黄老释易鬼神之说。在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由于中国汉语语言的复杂多变,本就用法多多,加之太极拳本身又是博大精深,变化莫测。论述的人有很多感受是无法用语言表述清楚的,他们大多采用各种比喻的方法来讲诉他们的感受,这就是为什么有“不懂的怎么说也不懂,懂得的一说就懂”的原因。另外由于有的拳师思想观念的保守,本就不想说的太细,讲的就是表面的、形象东西,在用些形容的修饰方法,即便是不夸张,你也很难懂了。但这些和前者是有本质区别的,后人不可不明。
 
 
发表于 2004-1-27 04: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自武术万维网

东散人问:何为松,如何区别松与懈?

青莲答:此问题是众多太极拳爱好者共同困惑的问题,也是太极拳本身在入门阶段最难解决的难题之一。
    要想弄懂什么是太极拳所说的“松”,就要从一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从方法上要用动态的思维去理解“松”,也就是说不能用静态的方法去理解,静态的理解“松”就是造成“软”和“懈”的根本原因。
    为了更准确的理解松,还要明白什么是僵、紧、滞。
   “僵”是在运动中,由于姿势的错误或功力的不足造成了动作的不协调,使自身的局部与局部之间相互叫劲,使动力产生了内耗,僵住了,此时只要让局部之间不叫劲了就是松开了。
   “紧”是在运动中,由于意念过于紧张,而产生了自身整体紧张,如车轮被抱住扎一样,造成了自身的阻力大于自身的动力,也就是说运转不灵了,此时只要把意念放松下来,身体自然也就松开了。
   “滞”是由于运动中的动力不足而造成的,犯了滞涩便失去了灵活。
    所以,只要用动态的思维去理解“松”就容易体会到拳谱中所说的“松活”了。随着意念的放松、动作的正确化和功力的提高,就会“松”的越来越透彻,但功夫永无止境,不存在炉火纯青,所以,太极拳又有:“打一辈子,松一辈子”的说法。
    软和懈,是由于静态的去理解了松,变成了松后无力,或是松后力散了。

发表于 2004-1-27 05: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青莲先生,能否解释以下什么是"动态的思维"?
发表于 2004-1-27 05: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请先生谈谈"动力不足"的可能原因.
发表于 2004-1-27 08: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滑冰中理解了动态平衡!
发表于 2004-1-28 05: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贴子最后由觅道在 2004/01/28 05:16am 第 1 次编辑]

谢谢古水先生的提示!
从"动态平衡"的类比角度来看,"用动态的思维去理解“松”"是否指,在行拳过程中,随着动作不断调整身体各部分的松紧程度?
 楼主| 发表于 2004-1-28 21: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要求的松包括的动态平衡, 觅道拳友理解的松基本上是对头的,同时还要注意整体上的协调。
   动态思维就是随客观变化而变花,不是自己想怎样变化而变化。
   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时断劲,它也和松一样,是太极拳最难解决的重大难题之一。同时也是一个较高层次的问题,在行气的功夫没有完成之前,这个问题是无法解决的。
发表于 2004-1-29 05: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引用由青莲2004/01/28 09:32pm 发表的内容:
太极拳要求的松包括的动态平衡, 觅道拳友理解的松基本上是对头的,同时还要注意整体上的协调。
   动态思维就是随客观变化而变花,不是自己想怎样变化而变化。
   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时断劲,它也和松一样, ...

"动态思维就是随客观变化而变化,不是自己想怎样变化而变化。" - 真是关键.初学者,包括觅道都是"自己想怎样变化而变化".觅道得好好体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