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锦富 发表于 2014-10-11 14:47:02

太极拳所谓中节随,即:上盘的肘为中节,肘的动作要随着肩和手的配合才能发挥作用,否则肘不会成为“重武器”,两肘既要时刻保持有下沉之意,使肩关节松开下沉,又要时刻保持掤劲,以起到护肋和定位的作用。中盘的胸部为中节,胸部的动作要随着上领顶劲,下走丹田劲或者叫做腰劲的条件下才能正确发挥作用,即便是走胸靠、背靠、背折靠,也要靠丹田这部“发动机”,胸部要始终保持虚松自如,不较劲。下盘的膝为中节,膝的动作要随着胯和脚的配合才能发挥作用,否则膝也不会成为“重武器”。
  

杨锦富 发表于 2014-10-11 14:48:29

太极拳所谓根节摧,即:上盘的肩为根节,不论是入劲还是出劲,肩部不能虚空失控,即便是走肩的化劲和出劲,都不能失去守中的中定劲。如果手肘里合引化到肩部时,肩不能再引化,这是转换劲路的关键点,而是要通过腰的旋转变进,把腰部传上来的劲送到肩上,转为出劲,摧动肘与手。中盘的腹部为根节,腹部也就是我们反复强调的腰劲和丹田劲这个人体的总枢纽站,通过丹田的鼓荡转动,把气劲输送到四肢和其它发力的部位,它所起到的摧动作用是任何一个部位所不能代替的。所以,我们把它称作“发动机”和“变压器”,它不仅是气劲的枢纽,而且还有变压增压的作用。下盘的根节是胯,胯和肩的作用相似,腿脚的提收动作到了胯部就到了终点,必然转为出劲,胯部与丹田紧密相连,丹田的鼓荡转动摧动胯部,胯催动膝脚去发挥作用。
  

杨锦富 发表于 2014-10-11 14:49:33

太极拳的梢领中随根节摧,周身九节劲,节节贯穿也好,顺逆缠丝也好,开合相寓也好,松活弹抖也好,都离不开丹田这个气劲的总枢纽。所以,太极拳的运动方式是以丹田为核心的运动方式,这是太极拳的真髓,也是健身养生,延年益寿的要诀。

杨锦富 发表于 2014-10-11 14:52:53

太极拳的梢领中随根节摧,周身九节劲,节节贯穿也好,顺逆缠丝也好,开合相寓也好,松活弹抖也好,都离不开丹田这个气劲的总枢纽。所以,太极拳的运动方式是以丹田为核心的运动方式,这是太极拳的真髓,也是健身养生,延年益寿的要诀。

杨锦富 发表于 2014-10-11 14:56:41

太极拳行拳时,无论动作是伸展、还是收缩都要注意通过旋转使自己的内劲(或意念)下沉至脚底,呼吸会自然成吸的状况,动作越深沉缓慢,气息越长。“呼”的状况是无须去想的,每到动作转换时一放松会很自然的感觉的。

杨锦富 发表于 2014-10-14 14:49:21

每日练拳,要留有余兴,不要过于劳累。如果是筋骨皮肉过分疲劳,就会减少神经方面的灵感性;

杨锦富 发表于 2014-10-15 10:50:57

太极是一项极好的健身运动。太极拳拳法源远流长,拳理博大精深。初习拳探理,多半一知半解。然久而习拳则颇有体感。“十个技巧”细细品味,令人身心舒畅。
    太极技巧一:松。
练拳不修松,到头一场空。要心松,意松,神松,体松。五脏六腑松,四肢百骸松,节节松,周身松。一动一虚实,一动一松柔,松而不懈,刚柔相济,用意不用力。
    太极技巧二:静。
从预备到收式,都要心静,意静,神静。外静,排除一切干扰,于世事而不见,听而不闻,神不外弛,意念贯注。内静,神气内守,意导行随,气随行走,意气力合。
    太极技巧三:空。
心空,意空,神空,体空。中空道通,全身透空。以心行意,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全身气息充盈。
    太极拳技巧四:连
太极拳套路从起势到收势均为连贯系列动作,立身中正安舒,以腰为轴,动作如行云流水,均速连绵不断。
    太极拳技巧五:缓
气沉丹田,动静相间,思绪高度贯注,一招一式,缓慢匀速,意气合一,悠缓流畅。
    太极拳技巧六:合
上下相合、左右相随、内外相应。外: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内: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手眼身法步要合,神形意气功要合。开合自然流畅,全身协调和合。
    太极技巧七:通
心通,意通,神通,全身通。五脏六腑、四肢百体一通无有不通。一动无有不动,动则根松摧,中通畅,稍发透,气行通达无滞处。
    太极拳技巧八:乐
即是含笑意。且发自内心之,是内含笑意,外示安逸,笑则气降体舒神畅。
    太极拳技巧9:圆
太极即是圆,阴阳各半,互为包容。一动一圆,一静一圆。无论是棚、捋、挤、按、采、列、肘、靠还是前进、后退、左顾、右盼,均以弧形、圆形动之。
    太极拳技巧十:柔
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柔而不软,刚而不硬,棚而不架,松而不散。动如棉中裹铁,屈伸轻灵柔缓,从容、安舒、柔合。

杨锦富 发表于 2014-10-15 11:01:44

抓住丹田练内功就是以心为主,开合,收放,出入皆在丹田,想开是主动,则气出丹田,运行四肢,想合是主静则气由四稍归合丹田,前进时气由命门涌向肚脐,后退时则相反,气由肚脐引至命门。左旋时丹田左转,气沿带脉左转,相反一样。中定是,上中下三丹田中气一线。

杨锦富 发表于 2014-10-15 11:10:48

练习中,先拉筋,开骨,尽最大限度放松,放松是无止境的,在放松中逐步整合全身力量,形成整体并让内气充盈,全身形成轮胎胶一样的韧性和弹力。

杨锦富 发表于 2014-10-15 11:16:26

太极拳在走拳架中:
下半身力量沉到脚跟;
上半身以脊椎为支撑力量上领,上下形成对拉劲;
全身肌肉自然下沉;
整个拳架要舒展、大方、圆活,不僵滞,肢体不卷曲。
页: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查看完整版本: 太极拳有自身的规律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