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谷大仙 发表于 2005-3-17 22:46:00

《太极拳势图解》连载十七

<P>《太极拳势图解》连载十七</P><br /><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太极拳势图解》连载十七<br />上编(七)</P><br /><P>&nbsp; &nbsp;&nbsp; &nbsp;太极拳的〈拳经〉流传于世的,大致有好几种版本,但是由于互相之间长期的抄写传承,已经鱼鲁莫辨,错误不少。壬子年(指民国二年,即:1912年)的时候,我曾经嘱咐关葆谦先生校订一遍。最近,本社(指研究社)附设了体育学校,我在授课的闲暇时间里,取用原来校订过的〈拳经〉,加以注释,并且结合太极拳中的姿势、绘图等加以解说,展示给学习太极拳的人们,也算是取古人说的行远自迩、登高自卑的意思吧。</P><br /><P>(上编 第一章 完)</P><br /><div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17 22:48:30编辑过]</font></div>

peiyaya 发表于 2005-3-18 10:38:00

<P>第一,许禹生是大汉奸,他的著作可信度高吗?</P><P>第二,他是陈发科先生的弟子,在洪均生先生的回忆录里有完整的描述。</P><P>所以,许禹生的著作,本人认为价值不高的。</P>

peiyaya 发表于 2005-3-18 11:07:00

<P break-all?><FONT size=2><FONT size=2><B>[</B><B>转帖</B><B> ]</B><B>跟随陈发科先生学拳</B><B> ---- </B><B>洪</B><B> </B><B>均</B><B> </B><B>生(摘引片段)</B><B><br /><br /></B></FONT><br /><p><br /><P 36.0pt? list tab-stops: break-all; WORD-BREAK: 18pt;><FONT size=2>&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 作者:洪 均 生 </FONT><br /><P 36.0pt? list tab-stops: break-all; WORD-BREAK: 18pt;> <br /><P 36.0pt? list tab-stops: break-all; WORD-BREAK: 18pt;><FONT size=2></FONT><FONT size=2>&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 </FONT></FONT><FONT size=2>陈发科先生来京传拳动机<br /><p></FONT><br /><p><br /><P break-all?><FONT size=2>  1928年前,先生堂侄陈照丕从业药材行,由里(注:家乡)押运货物来京,寓于前门外打磨厂天汇药行。时北京风行太极拳,名家高手聚集北京。习拳者无不知杨禄禅之太极拳法学自河南温县陈家沟。闻照丕为陈氏后裔,且工此拳,因学者日众。久之,南京特别市政府闻名以高薪来聘。  </FONT><FONT size=2> <br />  先生自言:“尔时从照丕学者虽众,拳套尚未学完,而南京聘礼为每周二百元高薪,学者既难阻其不往,又惜半途废学者既难阻其不往,照丕见群情惜别,去留两难,因表示解决办法,说:‘我之拳法学自三叔,我叔拳艺高我百倍,不如请我叔来北京传拳,我往南京就业,双方都有神益’。于是敦邀我来北京。”</FONT><FONT size=2> <br />  先生又言:“我是1928年来北京的。初来时,曾住在学生刘子诚、子元家,教他们学了陈式一、二路及单刀、双刀。他们家在枣林大院,有两个小姑娘名叫月秋、月华,他们也跟着学的不错。”(我曾见这姐妹俩一同表演。她们扎着两个小辫,穿一色紫短衣,练的都是那么柔和轻灵。穿梭的前跃,裹身鞭的横跃,跌岔的铺腿,一跃便丈佘远,铺腿则腿肚贴地,实为可造之才。我于1956年再次赴京,见到子诚,却是患半瘫初愈,子元已不再练;尤可痛惜者为二女因猩红热病传染,双双死去!)当时北京武术界较有名气者许禹生(名庞厚)、李剑华(东北大学教练、八卦最有功夫)、刘睿瞻(医生)及沈家祯(1963)年著《陈式太极拳》而得名)等皆从陈发科师学。前后30年授徒不下千数百人,我是从1930年拜师学拳者之一。可惜众多弟子无一能如杨禄禅之功深艺高,而我实师们中最不成材者,有负师教多矣! </FONT></P><br /><P break-all?><FONT size=2></FONT></P><br /><P break-all?><FONT size=2>注意其中的讲述:</FONT></P><br /><P break-all?><FONT size=2>&nbsp; &nbsp;&nbsp; &nbsp;&nbsp;&nbsp;当时北京武术界较有名气者许禹生(名庞厚)、李剑华(东北大学教练、八卦最有功夫)、刘睿瞻(医生)及沈家祯(1963)年著《陈式太极拳》而得名)等皆从陈发科师学。</FONT></P><br /><P break-all?> </P><br /><P break-all?> </P><br /><P break-all?><FONT size=2></FONT></P><br /><P break-all?><FONT size=2><br /><p></FONT><br /><p><br /><P break-all?><FONT size=2>&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nbsp;</FONT></P><br /><div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18 11:09:30编辑过]</font></div>

peiyaya 发表于 2005-3-18 11:11:00

<P>从同一篇文章了摘引的另一个片段:</P><P>&nbsp; &nbsp;&nbsp; &nbsp; 许禹生是前清贵族荣禄的后人。当时身边武士甚多。许自幼好武,功夫练的不错。民国后,许为北京体育校长,甚有名望。和陈师习拳,陈师以其年长又夙有盛誉,允以半师半友传艺。一是许言解破左手拿之法为:以右拳用力猛砸左臂弯,则左手可以撤出,随即右拳上击对方下颌。陈师戏与试验。当许欲砸,陈师将右指加紧缠丝,许竟嗷声跪地。后来他对人说:“我师功夫高我百倍,武德尤令我心服。当初交时,师照顾我的名誉,以友相待。今虽遍邀北京武林,当众拜师,我也情愿。”<br /><FONT size=2>  </FONT></P>

peiyaya 发表于 2005-3-18 11:44:00

<P>请看马明达教授对于许禹生的评价:<P> <P>&nbsp; &nbsp;&nbsp; &nbsp;&nbsp;&nbsp;许禹生是大家熟悉的太极拳家,《全书》页554为之立传。头衔跟大汉*马良一样,也是“武术教育家”。许卒于1945年,而传文采取与马良相同的处理方法,写到1937年抗战爆发为止,不写他在敌伪统治时期的严重失节行为,相反还煞有介事的讲了一番许在上海“成立刀术速成班,传授刀术,为抗击日寇输送将士。”事实果真如此吗? <br /><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我们不妨翻开一本叫《参加东亚运动大会中国代表团报告书》的书。它是汪伪体育刊物《中国体育月刊》第一期的“附录”,各地图书馆多有收藏,读者可以查阅核对。 <br /><P>&nbsp; &nbsp;&nbsp; &nbsp;&nbsp;&nbsp;1940年5月间,正当抗日战争最为艰苦卓绝的时刻,军国主义的日本为庆祝立国2600年,特举行“东亚运动会”,邀请所谓“友邦”如伪满、伪蒙、汪伪等“国”派团参加,以示主奴“亲善”。汪伪尊命组成“中国体育代表团”,于5月26日赴东京参加,6月20日返回。事后由汉*褚民谊、徐英之流写成这本书,恬不知耻地记录了“代表团”赴日媚敌的全过程。&nbsp; &nbsp;<br /><P>&nbsp; &nbsp;&nbsp; &nbsp;&nbsp;&nbsp;汪伪对此次活动极重视,早在四月初就成立筹委会,大汉*褚民谊亲任主任,许禹生以武术名人担任筹备委员。4月27日华北沦陷区在北京举行所谓“预选”,许又任大会委员,名列日酋坂本信一、冈部平太之下,为十九名“委员”之第三人。5月9日,许禹生以“副团长”身份率领选拔出来的“华北选手代表团”一行67人南下,团长宋介“因公未来”,许禹生实际是全团之首。到南京后,汪伪首脑出面接见,许曾代表全体南北运动员“答谢词”。 <br /><P>&nbsp; &nbsp;&nbsp; &nbsp; 可悲的是“华北”代表团67人中,武术竟占了21人之多,是全团人数最多的项目。5月13日在南京举行“全国决选”,褚民谊任总裁判,许禹生任总管理。14日下午四时“国术表演”开场,褚民谊亲临现场“观赛”。实际上参加国术表演的“全体男女选手”,只有许禹生率领的以“北京国术馆”为主的“华北队”,此外只有上海毛某一人,包括南京在内,没有任何别的省市参加。足见沦陷区广大武术爱好者对之嗤之以鼻,不屑一顾,汲汲趋媚者只许禹生和在他误导下的一批门人亲族。“决选”之后,“代表团”拼凑起来,褚逆任总领队,许禹生以“北京国术馆”馆长身份任“国术领队”,“国术队员”入选者12人,除上海毛某外,其他统出自许禹生的“北京国术馆”。5月27日该团在上海乘日船大洋丸赴东京,在日逗留二十多天,至6月23日“华北队”回到天津。 <br /><P>&nbsp; &nbsp;&nbsp; &nbsp;&nbsp;&nbsp;以许禹生为首的一群“国术家”们,实际在日本大受冷遇,正处在军国主义亢奋状态的日本人,对许禹生们的花拳绣腿漠然置之。5月9日下午6时半,东亚运动会闹剧收场,闭幕式上,包括许禹生在内的汪伪代表团全体成员将“丢人现眼”表演到了极致。在日本贵族和军阀的指挥下,各“国”代表:“高唱《君之代歌》,继向宫城遥拜,向明皇神宫遥拜,最后赠给全体选手纪念品。……参加各国选手并高呼万岁,军乐队奏乐,大会旗遂于乐声悠扬中徐徐由旗杆上降下。” <br /><P>&nbsp; &nbsp;&nbsp; &nbsp;&nbsp;&nbsp;行文至此,令人感愤丛集,心事浩茫…… <br /><P>&nbsp; &nbsp;&nbsp; &nbsp;&nbsp;&nbsp;我不禁要向《全书》主编发问,像许禹生这样的人称得上“武术教育家”吗?他把一批弟子和亲族带到什么道路上?你们选取人物的标准究竟是什么?说实在的,因为已经成了历史,我们似不必将许带领的“国术队”成员的名字一一罗列出来,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可能是上了这位曾经鼓吹“强民报国”的太极名家的当,也很可能出于以愚昧为基础的“忠于师门”。而作为武术名家的许禹生,他的这段不光彩的历史则是自已一笔一划写出来的,是永远也抹不掉的。不管我们如何为之痛惜,为之困惑,张山主编们如何为之回护并涂脂抹粉,也永远抹不掉。历史就是如此,它的公正往往是以严酷无情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这该是人所共知的事情。 </P>

peiyaya 发表于 2005-3-18 13:23:00

都不吭气了吧?

jinfeng6089 发表于 2005-3-18 13:56: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peiyaya</I>在2005-3-18 13:23:44的发言:</B><br />都不吭气了吧?</DIV><br /><br />

jinfeng6089 发表于 2005-3-18 14:05:00

<P>你千方百计要证明的是什么啊?</P><br /><P>是要证明陈发科和许禹生的关系,还是要详细阐述洪先生与许禹生的关系啊?</P><br /><P>越看越糊涂,当然,也越看越明白,就是:</P><br /><P>许禹生在中国太极拳发展历史上,绝对是一个相当重要的人物,否则不会都争夺他的名气,都要拿他说事。所以,更要仔细研读他的太极拳著作(太极拳不是什么政治),全面了解一下他。</P><br /><P>难怪,大家都沉默不语。哈哈!!!!!!!!!!!</P><br /><P>对否?</P><br /><div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18 14:08:57编辑过]</font></div>

peiyaya 发表于 2005-3-20 11:11: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jinfeng6089</I>在2005-3-18 14:05:09的发言:</B><br /><br /><P>你千方百计要证明的是什么啊?</P><br /><P>是要证明陈发科和许禹生的关系,还是要详细阐述洪先生与许禹生的关系啊?</P><br /><P>越看越糊涂,当然,也越看越明白,就是:</P><br /><P>许禹生在中国太极拳发展历史上,绝对是一个相当重要的人物,否则不会都争夺他的名气,都要拿他说事。所以,更要仔细研读他的太极拳著作(太极拳不是什么政治),全面了解一下他。</P><br /><P>难怪,大家都沉默不语。哈哈!!!!!!!!!!!</P><br /><P>对否?</P><br /></DIV><br /><br />我的意思就是我的意思,至于别的东西,我只能说,你可真会想象啊

huairen 发表于 2005-3-28 09:49:00

<P>PEIYAYA兄的意思是玄机暗存,还是不知所以?</P><P>说真的,不明白;说假的吧,也不敢认可。</P><P>另外,补充一点,在《正宗*式太极拳》书中,作者也说过,许禹生的拳术是跟全佑学的啊。</P><P>真是莫名其妙,究竟都在抢这个汉奸徒弟干什么?在这里,也许,还是金锋讲的有道理,就是因为这个人确实在武术、或者太极拳发展史上是非常重要,或者在社会地位上很值得重视的一个人。</P><P>那么,许禹生自己的的说法是怎样的呢?</P><P>在他的著作里头,我们也许能鉴别出究竟谁在说谎,或者,究竟谁的话是最可信的。</P><P>期待!期待!</P>
页: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首部综合性太极拳专著----杨门弟子许禹生《太极拳势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