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焕春:
,是不是会效果好大一些。这个
李功科:
根是立足之本,有根才能定住。不仅仅是互为其根,根也是随时可以换的,只要稳住了就是根,可以参考师父在行拳时的单鞭,退步压肘,云手,青龙出水,闪通臂等招式。完全颠覆了一直以来其他名师对太极的讲解。
我:
丁玉英:
老师,不好意思,上午有点忙,才回家吃了饭,谢谢老师指点。
互为其根,老师举了用飞抓的例子,以我理解就是,可以互相牵制,互相作用的意思。就像行拳当中,每一式都可以互为其根,好比掩手肱拳就是对拉的劲,虽然表面看是右手打出去的,其实是左手作用到右手的,不知我的理解对不对
单鞭也一样,两手互相作用,也是对拉劲
我:
是根节摧;
我:
是借大地之力;每一个动作都是如此!!!
我:
我:
是根节摧;
丁玉英:
老师说的根节是指的什么部位的,胳膊的肩吗?
我:
是借力打力。
我:
太极拳的根本;就是借力打力!
我:
关键是方法和技巧;很多人根本就没有明白拳理拳法的实际含义。
我:
丁玉英:太极拳当中,腿,身,臂都有根节,中节,稍节之分;
丁玉英:
是的,拳经拳论上所说的都是结果,并没有具体方法,那是高手才能看懂的,普通人即使把拳经拳论背的滚瓜烂熟也没有用
我:
互为其根是相对的;是局部与局部;整体与整体的根。
丁玉英:
方法和技巧是需要明师指点的
我:
是需要面对面解读的!
丁玉英:
不懂方法,只能盲操瞎练一辈子
丁玉英:
这就是网上的局限性,我们离的太远
我:
已经很不错了;以前想交流都没有办法的。
丁玉英:
所以,这也是差距,身边的就多吃点小灶,不在身边的就大锅饭里随便吃点,也没有个味道
丁玉英:
一是天份,二要缘分,无缘对面不相识,有缘千里也能学到真东西
丁玉英:
我加了很多的QQ群,从来没在一个群里交流聊天,因为知道没有意义,学不到真东西
丁玉英:
太极QQ群
我:
我们这里有没有内容啊?
我:
我们已经把QQ群全部解散了。
丁玉英:
呵呵,老师也只是给身边的教,我们外地的就说,看日志去
我:
啊!交流的还不多啊?
丁玉英:
我感觉理论的东西,发的太多,也没有实际的操作性
我:
给身边的教;是面对面啊!你也不给这个机会呀?
丁玉英:
呵呵,之前说了,离得太远,这个年龄了,不是单身一人,想去哪就去哪,有很多局限性的
丁玉英:
所以,很遗憾,我们离的太远
丁玉英:
有机会当然会去当面请教的
丁玉英:
没有机会去,就自己慢慢琢磨,盲操瞎练吧
丁玉英:
呵呵,不好意思,有说的不对的请老师见谅,也能想到,作为老师也很不容易,付出了很多时间精力,花费了很多心思教学生,也想让我们学好,即使不在老师身边,经常聆听老师教诲,看老师所写的日志,也有极大的帮助,谢谢老师了
丁玉英:
谢谢老师 |